昨天,北京市鮮牛肉批發價格每公斤突破50元,其平均值達到51元。而從全國看,各大城市鮮牛肉批發價格均出現一路走高,在全國40個批發市場中,超八成均已突破每公斤50元;最高的為廣西,每公斤高達69元。北京青年報記者近日調查多家批發市場、超市、上市公司等窗口企業發現,每年10月到來年2月是牛肉消費的旺季,眼下,這輪牛肉上漲通道已經完全打開。
被批發商和消費者戲稱為“牛魔王”的鮮牛肉,與去年同期相比漲幅已接近三成;市場普遍認為目前未有見頂跡象,后市繼續看漲。
現狀
批發價三年漲了八成多
調查顯示,無論是在批發市場還是在超市,與主流的豬肉攤位相比,牛羊肉的攤位都相對偏僻,其數量比例大約為3比1。這和購買牛羊肉的顧客更為小眾有關。有意思的是,在天宇和雙橋兩家批發市場,即便是批發市場的水果攤販,都對牛肉價格暴漲“門兒清”。
“這是牛肉幾年來的最高價了,比羊肉和豬肉的漲幅都高。”天宇批發市場的水果批發商張大媽說。天宇市場大約有10多家牛羊肉攤位,柜臺前懸掛著分成條塊狀的牛腩或里脊,不斷有攤主與顧客搭訕,也有系著圍裙的攤主,努力用刀剃著骨頭。
一位女攤主向北京青年報記者熱情地推銷著柜臺前的牛腩:“牛肉價格確實太高了,我是保本,能出手就行。要說漲價原因,說什么的都有,有人說肉牛越來越少,也有人說生長周期太長,鬧不清楚。”一對夫妻攤主向北青報記者表示:“今年春節前價格忽悠就起來了,然后一直穩在那兒,不動了。十一之前還落了一兩元呢。”他們還告訴北青報記者:“粗略估計,三年飆漲了八成左右。三年前的價格,每斤還在十四五元錢呢,沒什么人過問;漲到奔30元,大家反而關心了。”
一個頗為有趣的細節是,鮮牛肉價格瞬間上漲,曾經有過兩次。第一次出現在2007年春節,幾乎是一夜之間的事兒,肉價從每斤10多元跳漲到20多元;第二次則是今年春節前。一位小販告訴北青報記者,一夜漲了七八元錢。業內人士告訴北青報記者,之所以出現跳漲,是因為從養殖者到銷售者都不大接受漲價。與豬和雞比較,牛肉價實際上一直憋著,悄悄地滲透,直到最后控制不住,才出現跳漲現象。
后市
本輪上漲尚無見頂跡象
來源:北京青年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