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發改委發布了《關于做好2013年秋糧收購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顯示,今年在東北地區(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繼續實行大豆臨時收儲政策,并確定了,大豆(國標三等)臨時收儲價格為2.3元/斤。該價格持平于去年的臨儲價格。
據悉,為保護豆農利益,我國自2008年起在東北地區實行大豆臨時收儲政策。2008-2012年的收購價格分別為3700元/噸、3740元/噸、3800元/噸、4000元/噸和4600元/噸,收儲價格逐年提高。剛出臺的收儲政策顯示,今年的收儲價格與去年持平。
本次《通知》中對大豆收購細節并沒有詳細說明,僅確定了收購價格及相應的時間。按《通知》顯示,臨時收儲起始時間由國家有關部門根據市場情況研究確定,截止時間為2014年4月30日。
該收儲政策發布后的首個交易日(即:11月18日),大商所大豆主力a1405以日內最高價4489元/噸開盤,隨后即大幅回落,此后便一直處于低位窄幅震蕩的狀態。終收4489元/噸,跌0.51%.持倉11.7萬手,成交4.5萬手。
就今日表現而言,大豆臨儲政策的出臺并未起到當初所預期的提振效果,國內的期貨市場更多的受美豆周五走低的影響,而顯現出偏弱態勢。
分析師徐勇軍表示,此次政策或許更趨向于偏空。就目前市場反饋來看,收儲價格雖沒有如預期般上調,但也沒有下調,市場依舊變現的較為平靜。
亦有業內人士認為,收儲價格的確定,仿佛給市場吃了一顆定心丸,將有助于東北地區新豆收儲工作的陸續展開,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當地農戶目前"賣糧難"的現狀。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據市場消息稱,2013年或成為政府在東北產區實施臨儲政策的最后一年。徐勇軍表示,該消息至今還未正式公布,但若此后停止東北大豆臨時收儲政策,國產豆價格的下行或成為必然。
但他同時指出,臨時收儲的停止,或換成對于豆農的直補,這對于豆農而言"不見得完全壞".
(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
來源: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