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寧城縣忙農鎮扎蘭村,有這樣一位三十多歲的年輕人,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果敢在自己而立之年立于肉牛養殖業之林,成為遠近文明的肉牛養殖能手。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國家把發展畜牧業作為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的一項重要措施,出臺了很多促進畜牧業發展的優惠政策,郎振嶺抓住這樣的歷史機遇發展肉牛養 殖,經過幾年的努力,如今他的肉牛養殖已經擁有一定規模,現有基礎母牛40多頭,架子牛100多頭,棚圈面積1100平方米,年養牛收入10萬余元。
一、因地制宜養殖肉牛
熟悉郎振嶺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做事沉著的人,1998年從部隊轉業后,考慮到自己出生在農村,熟知農村自然條件和地理狀況,就想在農村干一番事業。經 考慮再三,他毅然決定憑借天時地利的資源優勢,加之黨的富民政策,走一條養牛致富的道路。起初,和大多數創業青年一樣,面臨最大的困難就是資金問題。但他 養殖肉牛的決心已定,就沒有什么困難能改變他的想法,他東拼西湊籌集資金,幾個月后就購買了10頭肉牛,開始了他的創業生涯。
二、認真學習勤于請教
他是一個不恥下問的人,他養殖肉牛不知道請教過多少人,有的是田間養過肉牛的農民,有的是村里的防疫員,有的是縣里來講課的專家,只要是懂得肉牛養殖技 術的人,都是他請教的對象,就是這樣他還是覺得不夠,他又訂閱了很多肉牛養殖的書籍,有空的時候看書學習,不斷地充實自己。現在的郎振嶺在肉牛養殖上可稱 得上是一個“肉牛專家”,附近的農民在肉牛養殖方面誰有不明白的問題都會去問他。
三、幾經波折初見成效
毫無肉牛養殖 經驗的郎振嶺在養殖肉牛的這幾年里,可以說是成績與風雨同伴,在防疫、飼養、棚圈等方面遇到了不少困難。但是有黨的好政策做后盾,加之他辛勤的努力,他的 肉牛養殖業已經實力雄厚,由當初的存欄10頭發展到現在的140多頭,年收入超過了10萬元,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養牛專業戶,并于2013年成立了眾興專 業養殖合作社,社員6戶,存欄牛260多頭,這為他日后的發展壯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輻射農戶共同致富
村里人看 到郞振嶺肉牛養殖的經濟效益很高,也想養殖肉牛,紛紛請教于他,郞振嶺毫無保留的傳授他的養殖經驗。2012年郎振嶺的養牛場被縣政府評選為全縣十個”標 準化養殖場”之一,獲得補助資金25萬元,2013年在全國基層農技推廣建設與補助項目中被列為“肉牛養殖科技試驗示范基地”,榮譽的得來使郎振嶺更加信 心百倍,他要讓他的牛場從規模上、質量上、效益上再上一個新臺階,成為名符其實的示范戶和示范基地,帶動指導本村及周邊地區養牛戶快速發家致富,在他的帶 動和指導下,他所在的扎蘭村現有養牛戶48戶,年效益都在5萬元以上。
來源:新農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