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舉行的廈門市糧食產銷協作會上,廈門與河南、湖北、安徽、江西等省11個縣市糧食局、11家省內外糧食企業簽訂糧食訂單采購協議1.4萬噸。至此,廈門今年訂單糧食采購2.5萬噸均得到落實。
此外,今日,廈門市糧食局還將舉辦政府公開招標1.6萬噸市級儲備糧,使得廈門今年市級儲備糧7.6萬噸(正常輪換5.1萬噸和增儲2.5萬噸)輪入計劃全部落實。
據悉,廈門是糧食純銷區,97%以上的糧食要靠外調。廈門市糧食局領導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按2012年常住人口367萬每天人均消費8兩成品糧計算,全市每天口糧消費約1470噸,每年則為75萬噸原糧。另外,廈門旅游餐飲業、食品加工業及飼料業等行業需求每年糧食消費量也要70萬噸—80萬噸。"隨著美麗廈門戰略規劃的加快推進,糧食缺口逐年擴大。"
部分產區糧價上漲引發市民擔憂,記者調查發現—
廈門大米零售價平穩運行
海西晨報訊(記者葉子申)眼下秋糧已進入收購期,市場有何新變化呢?記者從昨日舉行的廈門市糧食產銷協作會上獲悉,雖然當前部分糧食產區收購價有所上漲,但總體較為平穩。此外,受進口大米沖擊等因素影響,廈門大米零售市場價格起伏不大。
陳先生是來自安徽的一家糧食企業代表,這次跟著當地有關部門來廈參加"糧食產銷協作會".據陳先生透露,今年受高溫等因素影響,當地糧食產量比去年減少10%,同時品質也有一定下降。"再加上人工成本不斷上漲等因素,一些品質中上的糧食價格漲幅為15%—20%",目前產區糧食的收購價為2760元/噸—2800元/噸。
來自湖北武漢市糧食局的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受糧食生產成本持續大幅增加影響,農戶惜售心理增強,當前該地糧食收購價從之前的2400元/噸,上漲到現在的2700元/噸。
有些市民擔憂,部分產區糧價上漲,是否會影響廈門市場的大米零售價呢?記者昨日走訪發現,當前廈門大米市場運行平穩,少部分中低端大米價格甚至還略有下降。
廈門大米零售價之所以能保持平穩甚至略有下降,一個重要原因是受進口大米大量涌入沖擊。廈門今年第三季度糧食進口量達49.71萬噸,比增22.27萬噸,增長了81.16%.國外低端大米每噸比國內低400元到600元,擠壓了我國糧價上漲預期。
(福州新聞網)
來源:福州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