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崇明柑橘種植面積較高峰時期12.9萬畝減少了近4萬畝,經濟效益相比其他品種明顯偏低。
去年崇明市柑橘平均單價每公斤為1.18元,折算下來每公斤平均成本約0.98元,平均每畝柑橘的毛利潤僅在430元左右,成本上升,導致農民只有通過“增產減投”來勉強維持,容易導致果品品質下降。
上海柑橘生產品種結構一直比較單一,宮川、尾張等早中熟品種占全部柑橘生產的96%以上,上市時間過于集中且較短,造成“后繼無橘”。
目前,崇明柑橘90%以上的地產柑橘銷往北方,而上海本地市場少有銷售,即便有銷售,也是在低端市場,高端橘類市場占有率幾乎為零。
另外,柑橘營銷隊伍不健全,柑橘成熟時被動等客上門,定價權掌握在小販手中。
當前,上海在柑橘品牌統一整合為“崇明蜜橘”基礎上,將制定“崇明蜜橘等級標準”,按照特級橘、優質橘、大眾橘分類,其中特級橘占2%—3%,作為定價標桿,定位商務禮品橘,面向高端客戶群體銷售;而優質橘占15%,進入超市大賣場或出口外銷;大眾橘占82%—83%,主要進入北方市場。通過果品分級包裝,確定不同的消費對象,真正體現優質優價。
現在,市場上崇明“極品蜜橘”和“一等蜜橘”已開始裝盒銷售,每盒均裝有約40只柑橘,分別重4.5公斤和4公斤左右。據介紹,“極品蜜橘”每只橫剖面直徑都在70毫米以上,且甜度保證在12度以上,還要整只都是金黃色,風斑面積不得超過10%。
來源:食品產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