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任務落實。把秋冬種蔬菜、馬鈴薯、油菜、綠肥、茶葉、果樹、牧草等面積18萬畝;栽培食用菌0.77億袋;出欄生豬6.3萬頭、家禽、108.08萬羽、兔、5.42萬只,肉蛋奶總產量0.64萬噸;改造池塘300畝、冬閑田養魚200畝等生產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到鄉鎮、到村,采取宣傳、鼓勵、引導、扶持等各種有效措施,集中力量,集中時間,力促秋冬種掀起高潮。
二抓種養結構。各鄉鎮、各部門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合理安排秋冬農業生產品種和任務,鼓勵種養大戶、家庭農場、龍頭企業充分利用冬閑田,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等形式,發展規模生產,推進訂單生產和銷售,引導秋冬季農業生產向基地化、規模化、標準化生產的方向發展。
三抓科技推廣。加強冬種生產的規劃指導與科技服務,加大紫花851、中薯3號、金觀音、s605等名特優和優質高產高效新品種的引進,推廣無公害、綠色、有機栽培生產技術、水簾養菌、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統防統治、防寒防凍等增產增效技術,組織農機專業化隊伍投入冬種生產,為秋冬季農業生產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四抓示范帶動。各鄉村根據當地的資源和條件,突出優勢作物,抓好具有較高推廣示范價值、經得起觀摩學習的茶果園、食用菌、綠肥、池塘改造、畜禽養殖典型示范片。并以示范片為抓手,配備技術骨干,組裝農業實用技術,真正把示范樣板打造成科技精品點,形成以點帶片、以片促面、全面普及、整體推進的示范格局。
五抓項目建設。充分利用冬季農閑和天氣晴好的有利時機,組織農民興修水利、建設機耕路和開展土地平整,改良耕地、改善設施,為明年農業生產打下良好基礎。組織實施好新增糧食產能建設項目,加快農民創業園食用菌、畜牧、蔬菜項目建設進度,推進水果、蔬菜、茶葉、食用菌等園藝作物和畜牧、水產業的標準化生產,提高產量、品質和效益。
六抓綜合服務。以機關干部“下基層、解民憂、辦實事、促發展”活動、“駐鄉巡村,服務三農”、“說辦說辦、辦就辦好”等活動為契機,圍繞農民增收目標,切實增強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積極為農民做好政策指導、信息引導、種苗供應、疫情監測、典型示范、技術指導、技術培訓及產銷服務等工作。
來源:尤溪縣農業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