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來到慶元縣五大堡鄉高大村下寮家庭農場,一拔拔羊和牛在夕陽下金光閃閃,非常壯觀。該鄉常務副鄉長張安周介紹,這個家庭農場場主陳正通,是市勞模和市優秀黨員,目前已形成年存欄羊200多頭和牛30多頭的規模,年出欄羊和牛,加上26畝單季晚稻、18畝稻田養魚、70多羽土雞和代管縣營林公司4500多畝生態公益林,收入共達20多萬元。
同行的慶元縣畜牧獸醫局局長余小平說,近年來,慶元縣農戶投資創辦食草動物養殖場方興未艾。繼去年360多戶農戶建立山羊、牛、鵝、兔養殖基地后,今年又有一批農戶建立起飼養食草動物的基地。許多個體經營戶對此也非常熱衷。
慶元縣草山面積185.9萬畝,其中連片草場10.4萬畝,附帶草場175.5萬畝,牧草品種200多個,年可產鮮草10多億公斤,這還未包括食草動物大量可食用的小灌木樹葉,具有發展食草型動物得天獨厚的條件。
余小平說,作為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食草動物業是慶元縣在農產品市場競爭中的一個優勢產業,潛力很大。食草動物的肉普遍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少污染等優點。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食品種的多樣化,羊肉、兔肉等肉類的需求量將日益增加。同時,食草動物飼養成本低、投入產出效益較高,一只商品羊的飼養周期為8至10個月,純利潤可達300元至500元;一只商品獺兔經5個月飼養,純收入為50元至70元;一只商品鵝的飼養期為75天,純利潤可達80元至100元。加上食草動物是小型的家畜家禽,只要做到料適、草飽、充足的飲水,任何家庭均可飼養。
為此,該縣把發展食草動物生產作為繁榮農村經濟的一項新產業來抓,出臺優惠政策,制定食草動物發展規劃,力爭通過3年努力,實現全縣食草動物產業建設的歷史跨越,使食草動物養殖產值占整個畜牧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40%以上。
來源:浙江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