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奶業經過幾年來的整頓和振興,已逐步擺脫了2008年嬰幼兒奶粉事件的嚴重影響,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加快推進,良種覆蓋率穩步提高。當前,我國奶業發展正在從數量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散養戶理性退出、規模養殖數量增加是世界奶業發展的共同規律,也是市場經濟調節的必然結果,對提高乳品質量安全水平、促進奶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針對奶業轉型升級中的新情況和新問題,農業部奶業管理辦公室一手抓奶業生產,一手抓生鮮乳質量監管,努力保障奶源穩定供給和乳品質量安全。1.加快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目前,全國100頭以上奶牛規模養殖比重達到37.2%,比2008年提高17.7%。下一步,將進一步加大對內蒙古、河北等奶業主產省的支持力度,在全國布局和建設一批優質奶源基地;2.實施振興奶業苜蓿發展行動。未來3年,我國將建設150萬畝高產優質苜?;?,進一步向奶業主產省集中,優先支持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奶源基地、配套飼草料基地,為養而種,以種促養,以養增收;3.持續加強生鮮乳質量安全監管。截至今年10月份,農業部累計抽檢生鮮乳樣品9.6萬批次,三聚氰胺檢測值全部合格。下一步,將以嬰幼兒配方奶粉奶源為重點,繼續開展生鮮乳專項整治,嚴厲打擊違禁添加行為,維護奶源市場秩序,確保生鮮乳質量安全。
來源:中國畜牧獸醫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