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引導工商資本和民間資本進入肉羊肉牛生產領域。通過實施優惠的畜牧業招商引資政策,吸引各類市場主體不斷增加對肉羊肉牛產業發展的投入。
這是記者從27日自治區召開的加快肉羊肉牛產業發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獲悉的。
會議深入貫徹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快肉羊肉牛產業發展的重大決策,分析形勢,明確任務,采取措施,從各方面加快推進肉羊肉牛產業發展。
近年來,新疆牛羊肉消費市場出現歷史性的轉變:從區域消費向全國消費轉變、從部分居民消費向不分男女老幼消費轉變、從過去的中低檔消費向現如今的高檔消費轉變、從冬季補品消費向不分季節消費轉變。這些歷史性的轉變,直接帶來的就是牛羊肉供需矛盾突出和價格高位運行。
“我區牛羊肉占據天然、綠色、有機的品牌優勢,逐步顯現出價格競爭優勢,牛羊肉價格持續高位運行將為推進我區肉羊肉牛產業發展提質增速帶來強勁動力。”自治區副主席錢智說。
事實上,覺察到這一市場變化和產業發展的契機,自治區及時編制了《新疆新增1000萬只出欄肉羊綜合生產能力建設規劃》。今年9月10日,自治區黨委第五十七次常委(擴大)會議專題研究肉羊肉牛生產發展問題并形成會議紀要,決定新增專項資金支持肉羊肉牛生產發展。11月4日,自治區人民政府下發《關于加快肉羊肉牛產業發展的意見》(新政發[2013]94號)。
《意見》在提出“力爭到"十二五"末,全區牛羊肉產量由2012年的84萬噸增加到110萬噸;到2020年,牛羊肉產量達到135萬噸,較2012年新增50萬噸以上”目標的同時,明確要按照“市場調控發動社會廣泛參與,政府引導扶持重點環節建設,價格補貼保障困難群體基本消費”的發展思路,把產業發展的著力點放在生產母畜發展、完善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增強飼草料保障能力、強化畜牧業科技支撐等方面。
據悉,新疆牛羊養殖技術水平偏低,規模養殖比例僅為35%。特別是肉羊肉牛生產投入高、周期長、比較效益低,加之對肉羊肉牛生產發展的政策扶持推動力不足,金融支持力度明顯滯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產業發展。
來源:新疆經濟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