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在農村要是吃上一頓豬肉燉粉條或殺豬菜,別提有多香,就連院外的人都能聞味而來,順便到你家喝上兩盅。現在,說起吃豬肉,大家都感覺沒有“豬肉味兒”。11月25日,筆者在蘭西縣又找到小時候的“味道”——美味的民豬肉。那么,這幾年蘭西縣是如何發展東北民豬產業的呢?
據蘭西縣畜牧獸醫局副局長張家發介紹,近年來,蘭西縣委、縣政府以介紹全國民豬大縣為目標,把民豬一次作為三大重點推進產業納入日程,推動了民豬生產的快速發展,確立了民豬產業在農業結構中的主導地位。該縣緊緊圍繞開發利用促保種這一核心,通過實施品牌牽動戰略,有效地推動了民豬產業的市場化開發、規模化生產、組織化運作,使民豬生產步入了以開發促保種、以利用促開發的健康發展軌道。、
基地建設穩步推進。這個縣按照“育在場上、繁在點上,養在戶上”的運作模式,以縣種豬場為核心,以各鄉鎮為輻射的縣、鄉、村三級繁育體系。蘭西縣種豬場民豬核心群由“六五”之初的80頭擴大到500頭,全縣建設民豬二級擴繁場(點)680個,民豬二元雜交能繁母豬存欄量達8.5萬頭。截至目前,全縣已建成養殖示范園區15個,民豬養殖專業戶856戶,其中,專業大戶達403戶。
叫響“民豬品牌”。這個縣依托民豬“原始自然、營養保健、肉鮮味美、綠色安全”的獨有種質資源優勢,于2002年在國家工商局注冊“黑珠”牌民豬肉類產品以及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的認證。同時,獲得了“蘭西民豬”地理標志認證。為保護品牌,有注冊了“東北民”、“民豬”、“東北民豬”等保護性商標。以“黑珠”品牌宣傳為主導,充分利用電視、報刊雜志等媒介,并借助各種會議進行廣泛推介,從而使“黑珠”品牌知名度得到了有效提升,為民豬產品參與市場競爭奠定了基礎。
上深加工龍頭。這個縣以民豬深加工項目為突破口,廣泛開展招商引資。經與國內多家大企業、大集團進行洽談合作,引進了總投資3.5億元的江蘇雨潤集團200萬頭生豬屠宰加工項目。項目投產后,年可實現銷售收入28億元,創稅1600萬元,拉動就業800人。由蘭西縣兆林牧業有限公司投資1.1億元建設兆林牧業產業園建設項目,建設5萬頭民豬養殖場、年產6萬噸飼料廠,吸納勞動力160人,人均增收2.5萬元。同時,北安鄉15萬頭養殖園區和神農集團10萬頭民豬養殖園區已開工建設,春宇公司、常青牧業、麻城農牧、縣種豬場4個市級重點畜牧科技示范園區項目進展順利,增強蘭西民豬產業發展動力。(董云峰 彭飛)
來源:新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