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市場見到的牡蠣一般都呈現暗灰色,不過近日在福建省成功培育出了“金牡蠣”,那么,“金牡蠣”與普通的牡蠣又有什么區別呢?
報道稱,福建首次培育出速長-黃殼色葡萄牙牡蠣和速長葡萄牙牡蠣新品系,貝殼和外套膜外緣金黃,色澤鮮艷,生長速度較未選育牡蠣提高15%以上。
最快一年,福建市民在選購牡蠣時將可發現一種色澤鮮艷、貝殼金黃的牡蠣。記者從28日從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召開的海洋科技成果轉化推進會暨項目簽約儀式上獲悉,由福建省水產研究所自主研發的速長葡萄牙牡蠣 “金牡蠣1號”經過試養,將正式推向市場。
據悉,牡蠣是一種重要的海洋生物資源,也是中國乃至世界養殖產量最大的經濟貝類。福建是中國最大的葡萄牙牡蠣養殖區,2012年福建省牡蠣養殖面積 3.53公頃,產量達147.6萬噸,養殖面積和產量分別占全國的27.12%和37.39%;養殖產量占福建省海水養殖產量的44.38%。
但極不相稱的是牡蠣產值低、養殖效益不高的現狀。2008年起,福建省水產研究所開始牡蠣新品種的研發,至2012年培育出速長-黃殼色葡萄牙牡蠣新品系(“金牡蠣1號”),建立了與福建海區特點相適應的高效單體牡蠣養殖模式,取得了多項成果,曾獲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目前“金牡蠣1號”已在泉州深滬灣試養,顯示出生長速度快、遺傳性能穩定、貝殼金黃、色澤鮮艷等優勢特征,其中,生長速度較未選育牡蠣提高15%以上。單體牡蠣養殖模式較傳統養殖方式產值與效益均大幅提高。利用速長-黃殼色葡萄牙牡蠣新品系結合單體牡蠣養殖技術,養殖1-2周年,牡蠣平均殼高12cm以上,平均體重160g以上,在一類海水水質海區養殖后,經過育肥、凈化,達到牡蠣生食產品標準。
專家預測,該牡蠣新品系單體養殖畝產可達1200kg,畝產值可達37000元,畝利潤25000 元?!敖鹉迪?號”對逐步改變福建牡蠣傳統養殖方式,改善福建牡蠣品質,提高其商品價值和經濟效益有著積極作用。
來源:中國水產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