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和5日,在阿塞拜疆巴庫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決議,正式將日本“和食”和韓國的腌制越冬泡菜列入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據悉,和食是繼能樂、歌舞伎、阿伊努舞蹈、那智田樂等之后,日本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的第22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繼“法國美食”“地中海美食”“墨西哥傳統美食”和土耳其傳統美食“keskek”之后的第五項食文化世界遺產。
和食即傳統日本料理。2012年3月,日本政府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申遺,理由是和食的食材新鮮多樣,裝盤貼合自然風物,體現了日本的四季分明、地理多樣性以及日本人尊重自然的精神,營養均衡,有著令人齒頰留香的回味,與正月、插秧等傳統節慶密切相關,認為和食文化代表了日本獨有的價值觀、生活樣式和社會傳統。
日本媒體認為,人們越來越傾向于健康飲食的潮流是和食申遺成功的背景之一。
而泡菜是韓國的傳統日常食品,目前正是韓國人大量制作冬儲泡菜的時節。每年11月中旬至12月下旬,韓國家家戶戶都要制作到來年開春、甚至來年一年全家吃的泡菜。韓國人認為,泡菜文化反映鄰里間“分享”的精神,增強了人們之間的紐帶感和歸屬感。不過近些年,隨著西方飲食文化的盛行和韓國人工作日益繁忙,韓國的泡菜消費量在減少,泡菜行業受到沖擊。
韓國文化遺產管理局表示,泡菜文化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將有助于韓國文化的推廣和宣傳,還將使韓國民眾認識到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腌制越冬泡菜文化是加強家庭合作的絕佳機會,也增強了韓國民眾間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后,全球有類似飲食習慣的群體之間的對話將會更加活躍。
至此,韓國共擁有16項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江陵端午祭、板索里(韓國清唱)、宗廟祭祀等。
來源:食品產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