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永康市種糧大戶的中晚稻生產連年取得大豐收,國家糧庫入庫量出現快速增長。據永康市糧食收貯公司統計:2012年全市入庫的中晚稻凈谷8460噸,比2011年2139噸多收了1.96倍糧食。截至今日,2013年永康市種糧大戶交售到糧貯公司的中晚稻谷總量為13330噸,今年入庫量比2012年增長了82.3%。至此,永康已成了全金華市(地區)收糧最多的(縣)市,永康市種糧大戶的稻谷產出量“連年翻番”。一個農業總產值只占全市國民經濟總產值2.5%的工業強市同時實現農業大豐收,得益于永康市政府、涉農部門領導、農技人員、種糧大戶們的齊心協力、務實開拓、技術創新與辛辛苦苦勞作的結果。
據資深的種糧大戶們回顧,種糧大戶近年稻谷產量“連年翻番”的主要原因在于這二年大力更新與推廣的高產優質穩產的水稻新品種甬優9號、甬優12、甬優15、甬優17。在天氣正常年份和一般種植水平下,2007年前種糧大戶們的水稻平均畝產總是徘徊在500公斤左右。2008-2009年我市在全省范圍內率先推廣甬優9號,產量很快提高到550公斤以上。2010年開始推廣種植甬優15、甬優12后,產量逐年提高到600公斤/畝以上。特別是2012-2013年高產、抗倒穩產的甬優12的大面積推廣,更是將種糧大戶的連片水稻產量推高到了700公斤以上,超過小戶農民種植的高產水平。其中,甬優12高產田更是畝產實現900公斤以上的超歷史水平。具要“稻作起源中心鑰匙地”新名稱的永康市,正在展現著人類稻作發明9000年后的水稻生產的高級產能。
永康市種糧大戶的稻谷產出量“連年翻番”與甬優12、甬優15、甬優9號的大面積種植、良種良法推廣之間高度吻合。根據農技人員對全市種糧大戶經營的120個村點、18261畝單季稻田的調查,2013年永康市種糧大戶的分品種面積比例為甬優9號占44.2%、甬優12占36.8%、甬優15占11.8%、甬優17占6.1%,即永康市主要種糧大戶中的甬優系統良種覆蓋率已達99%。農技部門對甬優9號、甬優12、甬優15、甬優17的連續7年大力宣傳與現場示范推廣,加上供種時對種糧大戶優先供應以上好品種的措施,加速促進了水稻品種全面更新升級。
全面推廣甬優9號、甬優12、甬優15、甬優17,已成為永康市種糧大戶稻谷售糧“連年翻番”的主要推手。
來源:浙江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