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去年一年“試用”考核期,昨日,錫山區張涇杜村菜農盧德亮與天惠超市簽下了2014年的“農超對接”大單,與他同時簽約的還有惠山區長安彩虹灣蔬菜基地的易家貴等49位本地菜農,總計簽單量達到500畝地、約3577噸蔬菜,同時蔬菜種類也有所增加。這意味著明年無錫市民的菜籃子不僅拎得更穩,而且更豐富更放心。
簽約菜農銷售額翻倍
對于盧德亮來說,昨天的簽約“轉正”是他盼望已久的事情,去年一年的“試用”考核期里,他的銷售額從五六萬漲至十幾萬,自己收益增加不說,還免去了種菜10多年來一直要邊種菜邊花費時間找銷路的折騰,天惠超市的工作人員還會指導他如何使用生物制劑,避免使用高殘留農藥。
比盧德亮更早一些,種菜9年的易家貴從一開始就把菜賣給天惠超市,經過規模化管理,縮短了蔬菜從菜地到餐桌的時間。雖然價格比市場上要便宜些,但薄利多銷,不會出現滯銷等問題。
去年一年淘汰7家基地
“去年有42家簽約基地,但有7家蔬菜基地因農藥超標、未按時按量配送等問題,被淘汰出局了。”無錫天惠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羅志堅表示,天惠超市對蔬菜食品安全問題施行零容忍制度,只要發現一次蔬菜的農藥超標,就立刻終止該基地的蔬菜供應。除此之外,天惠超市的蔬菜都有一套編碼,把蔬菜的相關信息導入編碼之后,只要輸入編碼,就能查到蔬菜的信息。這套溯源機制保證著蔬菜有源可查,從根源保證蔬菜的質量安全。
羅志堅還表示,為避免菜價波動,從去年開始天惠超市增加了與本地菜農的產銷對接,這樣,從市場需求直接反應到菜農種什么、種多少畝,超市都更積極主動介入,對超市和菜農來說是雙贏。
17種蔬菜比市場價低20%
那么市民可以從中得到什么實惠呢?以大白菜為例,天惠超市賣的大白菜每斤0.45元,而一般的農貿市場每斤大白菜都要賣到了1元左右。時令的蘿卜,在一般的農貿市場賣到每斤0.9元左右,而天惠超市每斤只賣0.5元。
羅志堅表示,在天惠超市中,包括青菜、豆苗、蓬蒿、金花菜在內的17種蔬菜比市場價格低20%,實實在在的價格讓市民得到了實惠。
隨著昨日的簽約,供應至天惠超市的蔬菜基地從42家增至50家,基地面積從去年的446畝增至561畝,同比增加25.78%。供應蔬菜的總量也從2013年的3252噸,增長至3577噸。
來源:江南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