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中國漁業協會鮰魚分會年會在海南召開。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鄧偉副站長、中國漁業協會鮰魚分會肖友紅秘書長、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邊文冀總工等專家學者以及湖南五強溪生態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嚴朝暉、北京富煌億利國際貿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媛媛等近40名企業代表參會,會上主要討論了今年斑點叉尾鮰的養殖與貿易情況。
“2013年1-8月,我國斑點叉尾鮰出口量達5351噸,同比去年增長52%。”肖友紅在會上介紹, 2013年越南巴沙魚減產,美國市場的需求量從下半年開始增加,出口量也開始增長,但是價格還是較低(目前在2.1-2.4美元/磅)。
“斑點叉尾鮰缺乏一個健康穩定的市場。”嚴朝暉在會議上講到,斑點叉尾鮰在2007年以前依靠出口拉動了產業的增長,但是2007年出口受阻之后,產業開始進入震蕩期。現在在美國市場,中國的斑點叉尾鮰拼價格和數量比不過越南,拼品質和服務比不過美國本土企業,依賴出口也很難拉動行業增長。而且,即便是2013年出口量上有所增加,但是斑點叉尾鮰的低價也使得加工企業處于歷年來的利潤低谷,在討論上有企業反映企業利潤幾乎是零增長。因此,不少企業轉做內銷。嚴朝暉也認為,內銷市場或將支撐起斑點叉尾鮰的產業發展。
肖友紅秘書長在會上評價今年國內消費市場表現良好。事實上,從2007年出口受阻開始,我國每年十幾萬的的鮰魚大部分在國內銷售。內銷版塊主要分為鮮活和加工產品,鮮活市場占總量60%左右(7-8萬噸),以鮮活批發銷售成都、重慶、北京及上海等大城市,主要供應飯店消費,吃法也較為豐富,今年北京、上海各大飯店做成石鍋烤魚供不應求,一般飯店價格在30-98元/斤不等;以魚片、調理食品等加工產品投入市場銷售占總量40%左右(5-6萬噸)。
“2014年,斑點叉尾鮰應該有個好的預期。”肖友紅秘書長對2014年斑點叉尾鮰市場抱樂觀態度。斑點叉尾鮰市場的“兩年低谷一年高峰”似乎是業界默認的市場變動,而2013年正是低谷的第二年,由于今年價格一直維持低位,繁殖戶年初處理了大批親魚,加上繁苗期間氣溫低,使得繁殖率低,今年繁殖量只有去年的六分之一,明年苗種供應將會呈現緊張局面,明年投苗量、產量將會受到限制。這意味著,2014年,苗種缺少,價格上升,帶動成魚價格上漲,鮰魚的內銷市場將會有良好的表現。(蔡章潔)
來源:中國水產頻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