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斤小米賣到40元,一公斤馬鈴薯賣到20元。看上去和普通的小米、馬鈴薯并沒有什么兩樣的農產品,就是因為富含一種特別的元素“硒”,搖身一變,竟然成為“硒世珍寶”。11月11日,在安徽召開的由中國科技大學組織的第三屆國際硒學大會上,產自河曲縣的富硒農產品,經過權威的檢測,含硒量完全達到優秀標準,被定為國際硒學大會指定產品,引起與會23個國家代表的廣泛興趣。在會議現場,來自全國的多家客戶爭相搶注下單,買斷包銷。而且,在這次國際硒學大會上,河曲縣是山西省唯一一家展示富硒雜糧、忻州市唯一一家展示富硒農產品的縣份。
當前,市場行情日漸堅挺的富硒產品為什么會身價倍增?用一句話形容就是“物以硒為貴”,這有兩重含義:一種含義是,微量元素硒是人體生命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是世衛組織認定的“抗癌之王”,具有天然解毒劑特性,食補是人體攝入硒的唯一途徑;另一種含義是,目前這種富硒產品的品種和產量還限定在一定范圍,難以滿足市場多元化需求,是名副其實的稀有產品。
河曲縣自然環境惡劣,高山、半山區地廣人稀,多年來廣種薄收,種植模式傳統,農業發展緩慢。今年以來,該縣揚長避短,瞄準高科技功能農業開發,著力將環境劣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堅持走出去請進來,以本縣蓮芯硒美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為依托,建立中國科技大學與公司產學研合作基地,實現戰略合作。
今年是推廣試驗的第一年,中國科大專門派出科研人員,實地采集土壤進行測試后,確定在土溝、單寨、社梁、前川、沙泉、趙家溝六個高山區鄉鎮建立富硒農產品種植基地,共種植富硒馬鈴薯5000畝,彩薯1000畝,美葵1000畝,小米、綠豆、黑豆等500多畝。當地政府為扶持該項產業發展,制定惠農政策,每種1畝富硒農作物,為農戶補貼150元。
春季播種前,蓮芯硒美開發公司首先與農戶簽訂訂單協議,種子由公司提供,嚴格要求農戶按照技術標準施入硒肥。在農產品回收時,公司以高于市場價1倍的價格回收馬鈴薯,以高于市場價1元的價格回收美葵等雜糧,然后,通過公司的篩選包裝,產品銷往河南、內蒙古、福建、浙江、安徽等外地市場,供不應求。
來源:山西省農牧業信息中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