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政府辦公廳出臺加快現代漁業發展意見,提出到2017年全省水產品總產量240萬噸,漁業經濟總產值730億元,水產養殖面積900萬畝,水產品質量安全產地監測合格率97%以上,實現漁業產業結構和區域布局合理,水面資源利用效率和水產品供應能力明顯提高。
意見提出,推進漁業強縣建設,集中扶持50個水產品年產萬噸以上的水產大縣,力爭到2017年建成20個水產品年產量超5萬噸、產值超10億元的漁業強縣。提升健康養殖水平,推進全省200萬畝老舊池塘標準化改造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建成100個500畝以上集中連片的穩產高產、優質高效的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基地,全省池塘水產品產量、產值年均增長10%以上。健全水產苗種產業體系,重點建設省級以上原、良種場30家,圍繞主導優勢特色品種,培育骨干苗種企業10家。到2017年,全省年繁育苗種500億尾左右,年均增長10%以上,優良品種供應覆蓋率達80%以上。
在水產二、三產業領域,創新水產物流服務,重點培育5家至10家面向長三角地區的水產品現代物流企業。因地制宜,加快發展休閑觀賞漁業等服務業。到2017年,全省漁業物流運銷產值達180億元,年均增長10%以上。休閑觀賞漁業產值達40億元,實現翻一番。全省創建省級水產產業化龍頭企業50家,漁業經濟示范合作社100個,漁業示范家庭農場100個。
意見強調,建立健全政府推動、市場拉動、企業主動、政策助動的新機制,加大現代漁業建設投入力度。深化水產技術推廣體系改革,全面實行水產品生產全程質量安全控制。
來源:安徽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