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川縣從2013年一開春至晚稻收割歸倉,全縣上下緊繃一根弦,各涉農部門圍繞“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目標,開創性開展各項工作,以助農、幫農、服務農民為己任,助推糧食“十連增”。
一是不折不扣地落實“四補貼三獎勵”政策,實施水稻等農作物政策性保險,激發農民發展糧食(尤其是發展早稻)生產的積極性。
二是在荷源、潭溪兩鄉鎮建立2個水稻高產創建核心示范區2萬畝(包括新品種展示、增施石灰等試驗示范),示范區集展示新品種、配方施肥、病蟲統防統治等十項水稻高產栽培集成配套技術,引導農民科學進行糧食生產,為糧食增產增效提供技術保障。
三是當數十年一遇的“伏秋連旱”天氣和多種病蟲重發之際,各涉農部門緊急行動,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開展全方位服務,有效助推了糧食“十連增”目標實現。
據(農業口)統計,黎川縣今年水稻種植面積34萬畝,比上年增加0.2萬畝,其中早稻9.1萬畝,一晚14.65萬畝、二晚10.25萬畝;雖然遭遇數十年一遇的“伏秋連旱”天氣和多種病蟲重發等不利因素影響,但糧食總產達15.68萬噸,比上年增長1%,實現了“十連增”目標。
來源:江西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