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女士是甬城一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對于每天的買菜,她有一肚子苦水:若等下班后再去菜場買,基本上買不到新鮮的菜;若在網上預訂配送到家,白天家里基本沒有人在,如果送到單位,有的生鮮放置半天后,品質難以保證。“如果不用奔波就能買到新鮮的菜籃子商品,這樣一舉兩得就最好了。”這個想法,今后可實現了。
筆者解到,寧波市從明年起試點“菜籃子”智能化配送。市民今后可以通過網上下單,然后在設置在小區里的智能保溫柜取貨,而且拿到的食材還是保鮮的,以破解網上買菜“最后100米”配送難題。
筆者在寧波市“菜籃子”智能化配送模式發布會上看到了這批智能保溫柜。從外觀上看,它們和超市里的儲物箱大小形狀都相似,保溫柜中間有一個刷卡區,市民只要把一家生鮮超市的會員卡放在上面刷一下,就可以打開其中一個柜子取到食材,或者用手機輸入驗證碼,也可以遙控打開。
市民林女士作為體驗代表,趕先嘗試了一回菜籃子智能化配送。她先打開一家生鮮超市“鮮品在線”訂貨網頁,選購了香菇、小青菜、冬筍、西藍花、河鯽魚、仔排等商品。
林女士下單完成后,她的購物清單就通過網絡傳到了離配送地最近的一家生鮮超市門店,門店工作人員按照清單內容備貨,然后出發將貨物送到保溫柜里。其中,像河鯽魚等需要保鮮的食材都配有冰袋。之后,林女士通過手機點擊訂貨網頁上的“手機開箱”,輸入手機號碼和發送過來的驗證碼后,她面前的一個保溫柜自動打開了,里面放著各種訂單上的食材。
“有了智能配送方式,自己不用跑腿就可以買到和門店里一樣新鮮保質的菜籃子商品,而且免費配送。”體驗過后的林女士感慨。
對于網上買菜“最后100米”配送問題,一直是物流中最困難的一個環節。近年來,我市嘗試過多種“菜籃子”商品配送方式,但由于配送成本高、生鮮食品損耗大,這些物流配送紛紛“卡殼”,尤其是豬肉、水產品等,放置時間久后如何保鮮更加犯難。因此,網購“菜籃子”商品業務一直難以做大。
“‘菜籃子’智能化配送與以往配送方式相比,主要有三個改進,以前生鮮配送都是從專門的配送站出發,這樣運輸成本較高,而現在的配送是從分布在全市的各家生鮮超市門店出發,采取就近原則,大大節省了物流成本,而且將保溫柜放在社區銀行里,這樣又節省了場租費用。另外,每天早晚兩次送貨,采用冰袋保鮮,盡可能保證所送食材新鮮。”一家生鮮超市負責人稱。據他介紹,明年1月1日起智能保溫柜正式投入使用。
來源:浙江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