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晨
編者的話:隨著健康觀念的提高,牛奶已成為很多家庭的必需品,然而,有關牛奶的種種傳言卻在影響著人們的飲食生活。本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事實的真相到底如何。
喝牛奶腹瀉是因質量問題?
生活中,有些人喝牛奶后會出現氣脹、腹痛、腹部不適甚至腹瀉等癥狀。其實這并不是牛奶出了問題,而是因為這部分人的體內消化道缺乏乳糖酶,故而無法消化牛奶中的乳糖,乳糖進入結腸后,經結腸中的細菌發酵,產生大量氣體和醋酸等物質所致,這種現象被稱為“乳糖不耐受”。在中國,成年人中最為多見,學齡兒童的發生率也較高。這類人群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措施來改善這以狀況。
1.不喝鮮奶喝酸奶。鮮奶經過乳酸菌發酵變成酸奶后,大部分乳糖被乳酸菌分解了,可以明顯減輕乳糖不耐受者的癥狀。此外,酸奶中含有促進礦物質吸收的乳酸,可以有效提高鈣、磷、鐵、鋅等礦物質的吸收率。
2.不要空腹喝奶。在吃飯時或飯后1小時內喝奶,也可以在喝奶的同時輔以饅頭、面包等谷類或肉蛋類食物,這樣可以“稀釋”乳糖的濃度,減輕不耐受者的癥狀。
3.少量多次喝奶。可以先從少量(如50毫升)開始喝,讓胃腸慢慢習慣,然后再逐漸增加。
4.選擇低乳糖牛奶。目前市場上有不少加入乳糖酶的低乳糖牛奶,這種牛奶的乳糖大部分已經被分解,可以減少及避免不耐受問題,而且價格也不是很貴,是乳糖不耐受人群的不錯選擇。比如市面上常見的蒙牛新養道低乳糖牛奶,它采用eht酶水解技術,將牛奶中的乳糖分解為更易被吸收的半乳糖和葡萄糖,微化營養易吸收,并含有新型益生元(低聚木糖),調理腸胃,讓營養吸收更全面。
喝牛奶會致癌?
有關于這個致癌的說法有兩個原因,有一種來源是說牛奶中的igf-1(胰島素樣生長因子)導致女性易患乳腺癌,男性易患前列腺癌。但實際上,目前沒有任何有足夠說服力的證據表明牛奶有增加或者降低癌癥風險的效果。igf-1與癌癥的關系只是一種多因素的相關性,迄今為止并沒有證據說明igf-1是致癌的原因。牛奶中igf-1的含量是很低的,從牛奶中獲得的igf-1的量跟人體內本身含有的量相比都微不足道。另外,經過加熱、消化、吸收之后,食物中的igf-1到達人體內也不再具有生物學活性。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