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來襲,讓消費者談“雞”色變,銷量難免受影響。昨日是活禽檔口休市消毒后首日開市,但是,記者走訪多家菜市場零售雞檔發現,生意嚴重下滑,甚至有部分檔口銷量降幅超六成。
昨日上午10時許,記者在中山一路菜市場看到,以往繁忙的零售活禽檔口,此時一個買家都沒有。“平時這個時間最忙,一排人等著拿雞,你采訪我都沒時間答你。可今天這么冷清,銷售減少五成以上,開檔這么久了還沒賣出幾只。”檔主抱怨說,電視報紙都在賣“全省停賣活雞”的新聞,很多人都不敢買生雞了,生意大受影響。天河體育東路菜市場活禽檔主則表示,雖然本次行情沒有上一次禽流感來襲那么大,但影響還是非常明顯。有檔口表示,銷量較冬至節前可能降了七成。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還發現,雖然銷量大打折扣,售價變化卻很小。共和村菜活禽檔主表示,附近幾家檔口,冬至節前什么價,現在還是賣什么價。
檔主們認為價格沒降主要有兩個因素,一是批發價并沒有因此有較大波動,售價再低也不可能讓自己虧本。二是目前仍是雞肉銷售的旺季,本來冬天就適合打火鍋燉雞湯,還有圣誕、元旦、春節等節日。不少檔主認為只有禽流感疫情不再惡化,市道會逐漸向好。
不過,無論活禽檔主還是餐飲經營者,都希望此次禽流感事件能盡快控制、“降溫”。他們希望能通過嚴格管理活禽市場,加深市民對禽流感感染途徑的了解,消除對禽類食品的恐懼,讓禽肉盡快安全回到大家的餐桌上。
來源:食品產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