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縣農委在桂林涪江水碼頭舉行涪江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向涪江河投放鯉魚、鯽魚、草魚、鰱魚和鳙魚5個品種魚苗共計110余萬尾。據悉,這是該縣首次開展冬季漁業增殖放流活動。副縣長朱福榮參加。
近年來,由于捕撈量加劇、水域環境污染和資源不合理開發利用、水利工程施工等原因,造成漁業資源衰退,天然水域內的許多經濟魚類種群數量減少,捕撈產量、個體重量下降,各類水生野生動物棲息環境遭到破壞,瀕危程度不斷加重。因此,通過增殖放流,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漁業水域生物資源的品種結構,恢復天然水域漁業資源種群數量,保證漁業生產持續發展,維護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平衡。
活動中,朱福榮表示,縣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要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加大魚類資源的增殖保護力度,認真執行春季禁漁措施,使江河魚類得到休養生息,使日益衰退的江河漁業資源得到逐步恢復,促進潼南江河漁業可持續發展。
來源:潼南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