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9月,內蒙古大部地區氣溫偏高、降水偏多,良好的水熱條件對牧草生長極為有利。因此2013年全區大部地區飼草充足且營養價值較高,能夠為牲畜安全越冬提供較好的條件。
據內蒙古氣象局資料顯示,2013年牧草主要生長季(4~9月)全區平均氣溫為16.7℃,大部地區較歷年同期偏高1~2℃;全區平均降水量為350毫米,大部地區較歷年同期偏多25%以上。溫度偏高,降水偏多,且水熱同期,總體來說,今年的氣候條件為內蒙古牧草的快速生長發育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同時,加之2012年全區也是風調雨順,牧草長勢良好,牧草種子自然傳播、繁殖能力迅速,使得今年牧草生長發育達到了近年來最好的水平,也是近年來全區牧草觀測以來產草量較高的年份之一。東部地區牧草產量(鮮重)普遍在4000千克/公頃以上。
另外,經內蒙古生態與農業氣象中心測算,今年全區大部天然牧草的各項營養成分指標均高于去年和常年,牧草營養價值和品質較好,適口性強。目前內蒙古牧區優質牧草主要分布在東蘇旗、正鑲白旗、察右后旗、額爾古納和西蘇旗。 總之,2013年內蒙古大部地區飼草充足且營養價值較高,能夠為牲畜安全越冬提供較好的條件。建議各地合理核定載畜量和放牧強度以及劃區輪牧等經營管理措施。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