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安全區菜農正在收割蔬菜,準備供港
廣東是內地供港澳蔬菜的大省,而東莞供港蔬菜占廣東六成,東莞成為內地首批供港蔬菜示范區。東莞檢驗檢疫局官員表示,示范區內應用供港澳蔬菜基地生產管理系統及供港澳蔬菜進出口業務管理平臺等電子化系統,令供港蔬菜件件有標簽,實現供港澳蔬菜的準確溯源。
"傳統檢測農藥殘留起碼要花40分鐘,有時甚至60分鐘,現在采用液質聯用儀的快速先進檢測設備后,僅10分鐘就搞掂。不僅時間快,比原來縮短至少三倍時間,而且準確度也較高,可檢測農殘逾百種之多,對供港蔬菜質量有保障。"東莞石碣供港澳蔬菜質量安全示范區檢測中心檢驗員李紅表示。
在檢測中心,記者目睹,氣質聯用儀、液質聯用儀等先進檢測設備一應俱全,可快速檢測農藥殘留、重金屬殘留等。東莞石碣潤豐國際蔬菜交易中心董事長陳錦球表示,早在2008年,園區便投資700多萬建成設備齊全的農產品檢測中心,能對進入區內的原料蔬菜實現速測。
建立示范區后,投資近400萬從美國引進了一批氣質聯用儀、液質聯用儀等先進檢測設備,檢驗水平升級,確保供港蔬菜質量。
陳錦球說,南北氣候不一樣,每到夏天,南方天氣炎熱,對種植蔬菜不利,而北方晝夜溫差大,蔬菜口感好。每年6至10月,北菜南調,滿足供港蔬菜需求,且還穩定菜價。
供港蔬菜基地現共有80多個,遍布寧夏、昆明、云南、江西、湖南等11個省市。建立示范區,供港蔬菜監管前移,從生產基地─原料入場─分銷─加工─供港澳,實行全程電子監管。與技術公司合作,開發基地生產管理系統并在寧夏部分基地試行,乃至全國推廣,對生產源頭加強監管。
東莞檢驗檢疫局官員表示,示范區形成"基地生產管理系統+進出口業務管理平臺"的電子化系統,構建食品農產品生產、加工、包裝、儲運、流通、加工銷售和出口報檢的全過程安全監管溯源體系,切實把好基地生產關、市場準入關、來料檢測關、出口鉛封關和農殘重金屬監控關,真正實現蔬菜從"農田到港澳同胞餐桌"的全程無縫隙監管,確保示范區蔬菜入場批批有單證,供港澳蔬菜件件有標簽,各環節控制步步可追溯,確保監管嚴密有效。(懷薇)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