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陽縣立足實際、科學規劃,在特色上做文章,重點抓好核桃、畜牧兩大產業,努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國重要的核桃和柏籽羊生產基地。目前,該縣八大產業除紅棗外都有發展,今年林下中藥材種植5100畝,栽培食用菌50萬支,發展設施蔬菜495畝。尤其核桃、畜牧兩大產業已初具規模,成為該縣農業的主導產業。目前全縣核桃保有面積20萬畝,10萬農民人均兩畝,山地核桃林已基本覆蓋,4.5萬畝已進入盛果期,去年僅此一項,農民人均純收入1千元;畜牧業方面,全縣現有規模養殖場(戶)329個,存欄50萬頭(只),素有“三晉百寶”美譽的柏籽羊近兩年也開始規模健康養殖,市場價每斤在40元以上,市場供不應求。今年,該縣畜牧業產值9500萬元,農民人均畜牧收入比去年增長350元。
發展農業產業化,必須有一批農業龍頭企業作支撐。近年來,中陽縣堅持抓好農產品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升附加值。投資1億元的慧仁核桃公司幾年前就建成投產,年可轉化核桃5萬噸以上。投資5000萬元的暖泉鈣果飲品廠也已建成投產,成為繼慧仁公司之后又一主要服務該縣核桃業發展的企業。有5個投資千萬元以上的養殖企業相繼建成投用,還有兩個投資都在3億元以上的大項目(厚通10萬頭豬、紫云10萬只羊)正在建設,一期工程年內建成。這些龍頭企業的建成投產,使農民與千變萬化的市場有效連接,不僅讓農民規避了經營風險,而且提升了農業綜合效益。
抓特色農業,強龍頭企業,中陽縣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特色農業產業化道路。今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將達到5000元,同比增長15%,農民的錢包鼓了、腰桿挺了,生活的幸福指數更高了。
來源:呂梁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