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鐘山縣圍繞自治區“兩個千方百計、兩個努力確保、兩個持續提高”的秋冬種工作總目標,全力抓好防災減災、病蟲防控,政策落實、指導服務、物資準備、責任落實“六到位”,五措并舉高質量完成秋冬種任務。目前,全縣已完成秋冬種面積達16.26萬畝,其中無公害秋冬菜12.3萬畝、馬鈴薯1.3萬畝、食用菌0.13萬畝,完成秋冬種任務的102.3%。
傾力主推四種種植模式。通過發展訂單農業、“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地方特色蔬菜模式、大棚蔬菜種植模式、旱地漂浮育菜秧栽培模式,回龍鎮“毛豆+毛豆+西芹”三造輪作模式種植毛豆、青花菜、辣椒、青椒、西紅柿、西芹等多種蔬菜和苦瓜、黃瓜、西紅柿、紅福大茄等反季節蔬菜。
借勢打造一批領軍企業和合作社。該縣以建設廣西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為契機,依托嘉寶食品公司以“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扶大扶強富強農業合作社以“毛豆+毛豆+西蘭花(或西芹)”輪作模式在回龍鎮建立千畝毛豆生產基地,形成高速公路沿線甜玉米、淮山、荷蘭豆、茄子、萵筍等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種植,帶動全縣無公蔬菜生產。
精心打造一批生態優質冬種品牌。按照打造“廣西特色農業示范縣”的定位,以“企業+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發展萬畝大頭菜種植基地和2.5萬畝粉蹄種植基地建設,大頭菜種植基地現已陸續采收,預計年總產可達1.5萬噸干頭菜,總收益達到4000多萬元。粉蹄目前已采挖,預計總收益達到3000多萬元,比2012年平均畝增加200元。
大力推廣一批秋冬種先進實用技術。充分利用“農家課堂”、科技特派員、新農村建設駐村指導員等多種形式,組織農業專家和技術員深入基層,大力開展秋冬種技術培訓,重點抓好粉蹄、甜玉米、冬季馬鈴薯“三免”技術,農作物避寒、避雨、避曬“三避”技術,以及間套種、超級稻高產栽培、高效節水灌溉等實用技術的培訓推廣,認真做好病蟲害預報測報及防治工作,向科技要效益,以技術促增收。
突出抓好高標準的秋冬菜核心示范樣板。重點在鐘山鎮龍井村建設荷蘭豆、包心芥菜基地,公安鎮梁屋村建設大蒜蔬菜基地,輻射帶動各鄉鎮建立1個以上的秋冬種示范區,建立1個以上農村就業培訓示范基地, 努力做大做強秋冬種產業。目前,公安鎮下梁村種植1500畝大蒜已陸續采挖裝袋外運;龍井村近二千畝的淮山、水果玉米、蔬菜、毛豆、荷蘭豆、粉蹄、桑蠶、中藥材、紫心紅薯種植與溫氏萬頭奶牛、豪豬、竹鼠、鱘魚、黃沙鱉等畜牧水產養殖,共同匯成龍井村“果菜桑禽”現代農業園。
來源:鐘山縣農業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