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界首市水產養殖擴面,水產品供給增量,漁具出口增長,漁業經濟發展形勢良好。據統計:全市養殖水面1.68萬畝,其中養殖池塘1.4萬多畝,同比增長10%;水產品產量4930噸,增長4.9%;漁業經濟總產值4.2億元,其中,漁業一產8000萬元,漁具產業3.4億元,分別增長2.1%和6.3%。主要表現:
一是特色養殖發展加快。河道養殖大閘蟹成效顯現,穩步發展;網箱養殖蓬勃興起。僅泉河就投放網箱120余只,達5000多平方米。池塘黃鱔網箱養殖120畝,初見成效;此外,泥鰍、黑魚、龍蝦養殖也都在比較效益驅動下,由示范點逐步向面上輻射擴展。
二是漁具加工出口持續增加。該市漁具生產廠家(戶)已發展到30多家,生產塑膠、鉛制品漁具產品等2500多種,產品出口到日韓、歐美、澳大利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年漁具產業出口貿易達3.4億元,利稅1000多萬元。近年來,該市釣具用品加工出口持續增長,加工技術和產品質量不斷提高,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為漁具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是群眾養魚積極性不斷提高。該市90%以上的窯廠取土低洼地被開發利用,農村舊村塘、老寨溝也都被承包整治、精養魚蝦;漁業部門加強服務指導,引導養殖水面逐漸向養殖大戶集中。今年通過審批的漁業家庭農場、養殖小區流轉水面達750畝。而創辦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等漁業經濟組織15家、100多戶成員,輻射帶動300多戶;創辦漁業家庭農場3家。各類漁業經濟組織養殖水面達3500畝,占全市養殖水面的五分之一。
來源:安徽農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