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120元!目前在海鮮市場上,海腸是絕對的貴族,在價格上,已遠遠將海參這個昔日貴族甩在了后面。
鮮海參目前的價格是60-70元/斤,相比一兩年前的110元/斤,身價大跌。一兩年內海參價格大跳水是節儉風勁刮的結果,也與養殖規模不斷擴大有關。所以,盡管今年夏天受了災,海參價格還是上不去。貴族這個稱號也成了昔日的光環。
而海腸這個曾經"名不見經傳"的海鮮,身價卻在最近幾年內以一股難擋的沖勁翻了數番。海腸的價格為什么沒受節儉風影響,反而逆勢上漲,成了現在的貴族?
海腸身價 連續破紀錄
受節儉風和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影響,昔日的貴族、海珍品的代表--鮮海參,身價已經從110元/斤跌到如今的60-70元/斤。
但海腸的情況跟海參截然相反。海腸的價格一直在漲。2010年海腸的價格為10元/斤。2011年漲到30元/斤。2012年單價從35元漲到40元、48元、50元、55元、65元,最高的時候賣到70元。而今年海腸價格不斷刷新紀錄,從未低于80元/斤,100元/斤成了常態,也曾在120元/斤的高位運行過半月左右。如今,海腸的單價一直在110-120元之間徘徊,身價遠超昔日貴族海參,成為目前海鮮市場上的絕對貴族。 海腸的身價為什么一直沒受節儉風影響,反而逆勢上漲?記者調查,二者的區別在于:海參能規模養殖,而海腸不能。海參能養殖,產量高需求反而少了,價格自然下跌。海腸不能養殖,只
能捕撈,產量一直很稀缺,自然就"物以稀為貴".
據了解,煙臺海腸的捕撈量正在減少,供應量遠遠不及市場需求。據漁業部門粗略統計,2012年煙臺海腸的年產量在750噸左右,而從漁民捕撈和市場銷售情況看,這個數據呈下降趨勢。 海腸的高價格也造成了有價無市的情況。近日,記者走訪紅利市場、煙大市場發現,已經沒有賣海腸的攤位了。而在煙臺最大的海鮮批發市場--煙臺九田國際水產品批發市場,記者也沒有見到海腸的身影。一位海鮮商販說:"海腸太少了,基本見不到零售的,大點的飯店一次也就買二三十斤活的。"
海腸越來越難捕,有漁民已改行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