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3月份開始,牛奶致癌說、牛奶摻假論等問題開始影響著中國乳制品行業的輿論環境,同時國民飲奶習慣也受到嚴重影響。針對這一情況,生命時報、新華網、上海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就牛奶謠言分別發聲,用專業性反駁牛奶危害論。一場名為“牛奶的力量”的科普行動正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得到了中國領先乳企“蒙牛乳業”的大力支持。這也是蒙牛首次“走出去”,以更加親民的方式與消費者深入溝通,助力中國乳制品行業的發展。
“走出去”重新發現“牛奶的力量”
“營養豐富、抑制腫瘤、鎮靜安神、養顏美容、促進大腦發育……”牛奶憑借其多種作用,成為最“接近完美的食物”,被消費者譽為“白色血液”,是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成為消費者日常生活的完美搭檔。但隨著國內媒體環境的改變,一些“偽專家”開始以“專業說”駁斥牛奶作用,大肆宣揚“牛奶摻假”、“亞洲人不適合喝牛奶”等混淆視聽的謠言,讓消費者對牛奶開始出現恐慌。在乳制品領導企業“蒙牛乳業”的大力支持下一場 重新發現“牛奶的力量”的行動,讓謠言背后的真相浮出水面。例如:“牛奶致癌的說法最開始來自美國科學家柯林坎貝爾的一次大鼠實驗,這個謠言是對研究結果的誤讀,研究者本人也對媒體否認了牛奶致癌的說法。”
據悉:“牛奶的力量“是蒙牛在“工廠參觀”把消費者請進來,“蒙牛微客服”、”你的疑問我的責任“互動答疑等消費者溝通活動之后,在蒙牛集團“陽光”的企業文化影響下,主動“走出去”,順應消費者需求、與消費者深度溝通的一次活動。活動中,蒙牛與媒體、專家、消費者站在一起,幫助消費者重新發現“牛奶的力量”,提升對乳制品行業的信心。
(圖片來自網絡)
“走出去”,集合力量,撥亂反正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