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光大會展中心舉辦的農博會上,十多名大學生推銷員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只見他們一字排開賣力吆喝,努力向顧客推銷自己的“原生態大米”。
據悉,這些都是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領頭的延雷軍是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園藝園林系的大三學生,不過,他的另一個身份是上海西域園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他告訴記者,這次他是帶著同學員工來做大米生意的。
從新疆考到上海讀大學的延雷軍,在2012年向工商部門注冊成立了西域園農業科技公司。作為90后,他曾在中學時一度中斷學業,隨父母去俄羅斯生活和經商,回國后又在北京闖蕩。這樣的漂泊經歷,讓他的人生目標越來越清晰,他把報考農業院校作為自己的首選。
延雷軍說,公司的愿景是向全國更多的農民推廣生產技術,采用“公司+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爭取與相關的科研機構、農林部門、高校科研單位建立長期聯系,開展技術合作。去年,延雷軍的公司獲得了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會“天使基金”20萬元的資助。目前公司主要從事新農業的生產、加工及銷售和電子商務。在周圍一批同學的共同努力下,公司的經營已步入正軌,不僅和國內的幾大電商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還與新疆喀什地區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簽訂了第一批50噸紅棗采購合同,產值高達1000萬元。
延雷軍說,自己平時除了完成學業,還要花大量時間處理公司的事,雖然很累,但感覺格外充實。
這次推銷的大米是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師生在海灣基地試種的上海農科院育種的水稻花優-14品種,面積超過百畝,搶收稻谷83.37噸。
一位阿姨說:“這個品種的大米不僅口感香糯,而且還是綠色產品。昨天我就來買過大米,今天特意再來買6袋送人。本地大學生自產自銷的大米,吃著安全放心。”
來源:食品產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