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絢麗包裝、沒有驚天價格,春節前略顯質樸的面點市場卻受到了百姓的歡迎。記者日前在天津面點行業調研了解到,今年面點企業將資金和技術著眼點放在了產品本身的質量安全和消費者的接受度上,小饅頭背后蘊藏的高科技、高投入乃至專利項目令春節前的面點市場盡顯火熱而低調的奢華。
一箱印有簡單圖案的2.5公斤禮盒裝面點僅售48元,打開盒子,里面是錦鯉、壽桃等各種形狀的帶餡面點,對此,不少消費者都表示這個價“真值了”。該面點的生產商天津市利好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史全勝告訴記者,像這樣的面點他們每天都能售出1000多盒。
“我們將以往生產高檔月餅的生產線用于生產大眾面點,實現了很多傳統小吃的自動化流水加工,既提高了產品的質量,也讓我們的產品更接地氣?!笔啡珓僬f。
他告訴記者,在“接地氣”原則的指導下,企業有更多精力來提高產品的安全性和功能性。例如他們在天津傳統小吃銀絲卷的基礎上發明制作出富含更多β胡蘿卜素的金絲卷,獲得了專利。同時他們還在研究如何用豆渣制作面點,降低含糖量,服務廣大糖尿病患者。
在全國單體最大的主食饅頭生產基地天津糧油集團利達主食大廚房,記者看到兩臺巨大的螺旋冷卻塔已經開始旋轉,進入調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兩臺冷卻塔是他們投資190多萬元從沈陽購進的具有領先技術的設備。據天津糧油集團黨委副書記姚德軍介紹,該設備在春節前可以投入使用,這樣,饅頭經冷卻后可直接包裝,避免了污染,更為安全。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天津市食品工業協會理事長趙國瑞表示,面食在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歷史,確保安全、體現功能和文化是當代消費者對面點行業的提出的要求,企業應該積極運用現代手段創新傳統產品,關注人的生命與健康,服務百姓。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