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東方早報》報道,昨日,列席本次人代會的市食安辦主任、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閻祖強透露,食藥監部門將與公安食品安全犯罪偵查總隊相互銜接,以提高執法效能。年內,糧食、肉類等重點食品領域中,還會搭建全流程食品安全追溯系統。餐飲店中的出售食物將可追查出其生產企業。
閻祖強說,本次人代會上,市公安局局長已經宣布,將建立一支專門的食品安全犯罪偵查隊伍。日后,食藥監部門行政處罰過程中,如發現有司法層面違法行為,便會向公安部門的食品安全犯罪偵查執法總隊移交。“這就會形成銜接。食藥監和公安的專業部門相互對接,執法效能提高,并且信息更加通暢。”
閻祖強說,目前主要食品藥品各生產、加工、零售環節的監管已經展開。“但系統與系統之間的對接還不夠,存在孤島現象。”他舉例說,食品追溯系統可以覆蓋至食品生產環節、菜場、超市。但以上幾項環節的對接尚未徹底建立。“超市與餐飲企業間的追溯對接,也未實現無縫化。所以現在要做的是,打通各環節間的壁壘。”他說,未來,餐飲店的食物將可追查到來自哪個菜場或超市,信息甚至可溯源至生產廠家。“這種方式的好處還在于可以監督企業誠信經營。”
今年,全流程食品追溯系統將在糧食、肉類、乳制品、蔬菜、食用油、禽肉類和淡水魚等七類重點食品中率先試點展開。未來向其他類型食品推廣。
他同時提及,今年食藥監部門的工作重點是完善基層監管網絡和技術。
根據食藥監部門的統計信息,去年滬食品安全監測總體合格率94.5%,共報告發生集體性食物中毒8起,中毒人數184人,集體性食物中毒事故報告發生率為0.77例/10萬。
閻祖強透露,去年上海共發布4批嚴重失信“黑名單”,涉及18家企業,34名個人。調查顯示,多數市民認同上海食品安全狀況。
閻祖強表示,目前全市基層食品安全監管網點已經達到2408個,今年將依托這一網絡進一步開展瘦肉精和地溝油的專項重點整治。據悉,乳品企業信用自評報告今后將每半年發布一次,企業不誠信記錄也將被同步曝光。
而根據日前發布的《2013年上海市食品安全狀況報告》顯示,今年上海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主要食品安全監測合格率將達到95%;年集體性食物中毒事故報告率控制在6例/10萬人口以下;公眾食品安全基本知識知曉率達到80%以上;各類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主要從業人員每人每年接受食品安全培訓不少于40小時。
來源:東方早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