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綠色牌,走特色路,齊齊哈爾市畜牧獸醫局按照產業鏈模式,發展品牌畜牧業、綠色畜牧業,加快構建了高產、高效、優質、生態、安全的現代畜牧產業體系,促進了全齊齊哈爾市新農村建設和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同時,保護和改善了村屯環境與村民的身體健康。
近幾年,隨著全齊齊哈爾市規模養殖場數量的不斷增加,特別是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合作社數量的迅速擴增,糞便亂扔、漫天臭氣的現象在我齊齊哈爾市村屯屢屢出現。
這些來自規模養殖場(小區)畜禽的糞便如不處理,會對水源造成污染。對此,齊齊哈爾市畜牧獸醫局首先對廣大農村家庭養殖業積極推行興建蓄糞池,改變過去畜禽糞便亂堆放、亂排放的現象。同時加強對規模養殖場(戶)的環境日常監管,嚴禁畜禽養殖場(戶)私自向場外的河流、水體排放污染物。對未采取有效措施,未按要求建設畜禽糞便、廢水綜合利用或無害化處理設施,治理設施不能正常運行以及污水不能達標排放的畜禽養殖場(戶),限期完善治理設施,實現污染“零排放”。對畜禽廢棄物或廢水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以及向水體超標排放、傾倒畜禽廢棄物等違法行為,嚴格依法查處。
為了保護生態,齊齊哈爾市畜牧獸醫局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用于草原改良建設項目的資金投入,抓好重點縣(齊齊哈爾市)區典型示范,加強技術指導,在選地、耙地、播種、灌溉等關鍵環節把好關,確保一次播種保全苗,苗齊苗壯,逐步恢復草原生態平衡。
苜蓿具有防風固沙、保持水土、改良土壤、提高地力的作用,是發展奶牛業的重要蛋白質飼料,是提高奶牛群體質量,建設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有效途徑。2012年我齊齊哈爾市紫花苜蓿種植面積17.9萬畝,種植面積居全省前列,富裕、泰來、龍江、昂昂溪等縣區實現萬畝連片種植。其中泰來縣萬畝紫花苜蓿生態治沙示范項目總投資2400余萬元,項目完成后可提高草原生產力,風沙、干旱等惡劣生態現狀將明顯改善。
來源:黑龍江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