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地處海峽西岸,發展海洋經濟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和資源優勢。改革開放以來,泉州市人民發揚“愛拼敢贏”的精神,開山拓海,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創造了全國著名的“泉州模式”。今天,泉州市緊抓“海洋強國”戰略機遇,統籌謀篇布局,奮力拼搏,海洋經濟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有力引擎。
2013年,預計泉州市實現海洋經濟總產值1085億元,海洋經濟增加值513億元,分別比2012年增長17.8%和16.5%。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1億噸,內貿集裝箱運輸位列全國五強。臨港產業發展迅猛,石化產業產值超過1300億元,成為國家九大石油化工基地之一。水產品產量超過百萬噸,海洋漁業產值突破百億元。開發形成沿海旅游區面積約86平方公里,崇武觀光、黃金海岸以及深滬灣、青山灣等10多個旅游景區加快建設。臨港能源工業、海洋材料、海洋生物等新產業和新技術加快發展。
項目建設順利推進
全市共征集海洋經濟重點項目113個,總投資1876億元。積極爭取華寶生物醫藥等5個項目列入首批國家海洋經濟區域示范項目,獲得國家項目補助資金5230萬元。石獅市海洋生物科技園成功入選第一批省級海洋產業示范園區;石獅市華寶海洋生物化工有限公司被評為省級海洋產業“十佳”龍頭企業;泉港金燕海洋生物科技、石獅市飛通通訊設備有限公司等12家企業獲選福建省海洋產業龍頭企業。
新興產業發展迅速
泉州海洋生物醫藥、海水綜合利用等產業蓬勃發展,2012年12月成立泉州市海洋生物加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
聯盟,為海洋生物加工技術研發及產品更新改進提供創新平臺。泉州市共有12家企業獲評省級海洋產業龍頭企業,其中,石獅市華寶海洋生物化工有限公司被評為福建省海洋產業“十佳”龍頭企業;石獅市海洋生物科技園區獲評2013年第一批省級海洋產業示范園區。
縣域經濟競相發展
來源:新華社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