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夕,中國乳業迎來了一次“馬上有信心”的事件。據報道,1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考察的行程中,專程赴伊利集團的液態奶生產基地視察。在化驗室,總書記了解伊利產品檢測情況,聽說原奶從進廠到出廠要檢測數百項指標,他對此表示肯定。總書記還察看了伊利的生產線,向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詢問生產經營、節日供應等情況,叮囑他們要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問題。
十八大以來,新一屆中央政府對食品安全愈加重視,不斷出臺法律法規規范乳品市場發展,為乳業的健康發展進行了更好的引導,為國產乳業的信心恢復營造了更好的環境。參考全球經驗,結合我國實情,出臺了系列扶持乳業政策,有效推進乳業的產業升級,正如中國的各個行業一樣,中國乳業的發展也漸入佳境。
在這個背景下,總書記親臨伊利視察,對國產乳業的發展表示肯定,對食品安全的重任進行囑咐,顯示了總書記對食品安全——這個重大民生問題的重視,也說明以伊利集團為代表的中國乳業在食品安全建設方面有了扎實的推進。
據了解,自2005年開始,伊利集團在業內率先啟用“精確管理”模式,通過嚴把奶牛養殖、收購、加工、運輸等關口,力求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隱患,提高乳制品的安全保障水平。伊利構建了被廣為推崇的“三全”管理模式——全過程、全方位、全員的品質管理。“三全質量管理”已成為伊利集團目前滲透整個產業體系的品質管理。伊利多年的品質建設,日漸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多年增長的市場業績也反饋了這一點。
當前,我國城鎮化步伐加快,居民消費進一步升級,巨大剛需為我國乳業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消費者日趨理性,對國產乳業的品牌認知日漸成熟。這些信息使得我們這些乳業從業者有信心相信:中國乳業正迎來了新一輪發展黃金期。
今天我國乳業,在浴火之后已經重生,正在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乳業現代化之路。在這個值得書寫的歷史舞臺上,每一個乳業從業者都應該大有作為。
來源:大河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