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都2塊了?春節前才幾毛錢!小白菜5元一斤。”春節長假一結束,市民發現菜價突然躥上來了,買了幾個西紅柿、一把紅菜薹,花費比買一斤豬肉還高。
哪些因素推高了菜價?節后菜價什么時候開始回落?7日晚11時、8日凌晨2時起,本報記者兵分三路,分別探訪武漢白沙洲農貿市場、四季美農貿市場等十余家市場,跟蹤探訪武漢菜價的成長之旅。
探訪一:一級市場量跌價升
白沙洲大市場和四季美集貿市場,是武漢市的蔬菜一級批發市場,省內外的蔬菜大多都在這里集散。
7日晚11時許,一路記者來到白沙洲大市場,本是市場晚交易高峰時段,但市場內亮著燈的蔬菜商行不到一半。
由于春節放假、貨源變少,蔬菜批發價已有明顯上漲。從漢南蔬菜基地運來的小白菜,漲至1.5元/斤。而在春節前一夜,這里的小白菜多是2至3毛錢一斤。
“平時這個點,掛著各地車牌的大貨車擠得水泄不通,送貨的、選菜批發的都有,但春節過后這幾天送貨的太少了。”市場南大門外,有商戶說,有時一晚上都等不到幾輛車。
晚12點,5輛大貨車駛入批發市場大門,到貨的全是從黃石陽新運來的藜蒿。負責送貨過來的商販馬如飛稱,由于天氣冷,貨少了近三分之一,產地的收購價已漲到了3.8元/斤。他指著大貨車說,這批藜蒿一共有1.8萬斤,除掉路上1000多元的運輸成本,一斤掙個兩三毛錢。
同樣的,另外一路記者在8日凌晨零點來到漢口北四季美集貿市場,卻只有少數幾家商行有貨車來往卸貨,整個市場在凄風冷雨中顯得非常蕭條。
一家商行黃老板介紹,菜價彈性波動太大,一級批發靠走量,薄利多銷。但蔬菜一旦進入二級批發市場、終端農貿市場,價格就會越來越穩定,漲多跌少:“越往終端走,蔬菜的進貨量越小,要賺錢,價格當然要高。”
探訪二:二道菜販加價兩成
經白沙洲、四季美農貿市場批發后,蔬菜大多流向了硚口古田皇經堂蔬菜批發市場、武昌武泰閘蔬菜市場等二級批發市場,批發給集貿市場內的小攤販。記者探訪發現,在這一環節里加價也并不多。
來源:楚天都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