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14-2020年)》。《綱要》指出,我國要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綱要同時明確了食物消費量目標,到2020年,全國人均全年口糧消費135公斤、肉類29公斤、水果60公斤。
明確肉蛋奶消費量
《綱要》提出了我國食物生產量發展,我國將在未來6年內,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全面提升食物質量,優化品種結構,穩步增強食物供給能力。到2020年,全國糧食產量穩定在5.5億噸以上,油料、肉類、蛋類、奶類、水產品等生產穩定發展。
同時,加快建設產業特色明顯、集群優勢突出、結構布局合理的現代食品加工產業體系,形成一批品牌信譽好、產品質量高、核心競爭力強的大中型食品加工及配送企業。到2020年,傳統食品加工程度大幅提高,食品加工技術水平明顯提升,全國食品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速度保持在10%以上。
就食物消費量目標而言,《綱要》明確,我國將推廣膳食結構多樣化的健康消費模式,控制食用油和鹽的消費量。到2020年,全國人均全年口糧消費135公斤、食用植物油12公斤、豆類13公斤、肉類29公斤、蛋類16公斤、奶類36公斤、水產品18公斤、蔬菜140公斤、水果60公斤。
保障蛋白質攝入量
《綱要》還對人體健康提出了規劃建議,即保障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質攝入量,控制脂肪攝入量,保持適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攝入量。到2020年,全國人均每日攝入能量2200-2300千卡,其中,谷類食物供能比不低于50%,脂肪供能比不高于30%;人均每日蛋白質攝入量78克,其中,優質蛋白質比例占45%以上;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微量營養素攝入量基本達到居民健康需求。
為此,我國將構建定期監測、分類指導、引導消費的居民營養改善體系。建立健全居民食物與營養監測管理制度,加強監測和信息分析。對重點區域、重點人群實施營養干預,重視解決微量營養素缺乏、部分人群油脂攝入過多等問題。開展多種形式的營養教育,引導居民形成科學的膳食習慣,推進健康飲食文化建設。
在營養性疾病控制目標方面,我國將基本消除營養不良現象,控制營養性疾病增長。
設立公眾“營養日”
來源:京華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