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在經濟增速放緩,“三公消費”等因素的影響下,白酒行業迎來發展“寒冬”,價格大幅下滑,甚至出現產品滯銷。因此白酒行業不得不面臨洗牌,高端白酒品牌如茅臺等也面臨巨大市場壓力。而一線白酒品牌的價格下落,給二三線品牌的產品銷售及生存帶來巨大壓力,白酒行業競爭進入白熱化。
白酒行業發展曾迎來“黃金十年”,以茅臺、五糧液為首的一線白酒企業的凈利潤站在了百億元行列中,統計數據顯示,國內白酒產量在2012年已經達到1150萬噸,營收達到4000億元。而也正是“黃金十年”,事實上,白酒行業存在著許多弊端。而“三公消費”政策只是白酒行業寒冬爆發的導火索,在政策面前,白酒行業的危機應對能力顯得異常脆弱。在市場營銷、銷售渠道、市場服務所積累的問題和弊端也在這時期顯現。
白酒行業若要擺脫“寒冬”,擺在面前的必然是行業和企業面前的必然是轉型和市場以及服務體系的重新規劃和建設。未來,在一線白酒產品結構向下發展,二線全國化推進過程中,三線白酒的風險和機遇并存,白酒行業發展面臨嚴重分化。但是高端品牌因有強大品牌效應的支撐,將助力其突出重圍;高端白酒的發展或將對整個白酒業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并沒有要發展結束的情況,中國白酒還將向著高端化的方向發展。
來源:食品產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