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藥品價格評審中心19日公示稱,藥價評審中心13日在北京召開了婦科、眼科、耳鼻喉科、骨傷科和皮膚科中成藥的價格預評審會議。這被認為是中成藥降價潮即將來臨的最新信號。
據了解,去年底今年初,發改委頻密地舉行了七場有關中成藥的價格評審會,評審范圍包括了2010版醫保目錄里中成藥部分的所有種類。而最新完成的價格預評審會議被業界認為中成藥降價潮日益逼近,很可能上半年就會出臺調價政策。
自從2013年1月7日,發改委宣布對醫保目錄中的西藥價格調整完成之后,中成藥將迎降價潮的消息就被三番五次提起。而真正的節奏加快是從2013年底開始的,該評審中心分別于12月3日~6日連續對祛痰、扶正、腫瘤等18類中成藥品種進行了評審。2月13日,又對剩下的五個小類品種進行了評審。
中藥注射液降幅或最大
業內傳言稱,屆時中藥注射液面臨的砍價幅度或最大,這被分析認為是因其高利潤率所致。據了解,中藥注射液平均利潤達到了50%,而其中很多品種均進入了基本藥物目錄和普通醫保。
“中藥注射液今年或將面臨兩大現實問題,一是較大幅度的降價預期、一是臨床使用會越來越謹慎。”廣東武警醫院耳鼻喉研究所中醫科主任龍恒目介紹,由于之前中藥注射液頻頻曝出不良反應事件,所以臨床選用將更為嚴格。
但不少業內人士并不認為此番降價會給企業帶來攔腰一斬的“劇痛”。“從之前西藥降價就可以看到發改委對待藥物調價的風格,企業都還是基本能承受、有一定生存空間的,所以此番依然可能‘溫柔一刀’,不至于傷筋動骨讓企業因此而賠錢關門。”一位行業觀察人士這樣預估。
來源:廣州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