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了,一般會先去呼吸科看,驗個血常規或拍個胸片,看看有沒有炎癥感染。血常規和胸片結果好的,醫生可能會建議做個肺功能檢測,排除哮喘、肺氣腫等可能。杭州市中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陳志凌副主任醫師說,如果這些檢查都做了,反復咳嗽查不出原因,考慮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咳嗽,要注意飲食,少吃水果、土豆、番薯、年糕、湯圓、巧克力、油條等,少喝碳酸飲料、酸奶和咖啡。
前陣子,一個16歲女孩被媽媽帶著到耳鼻喉科看咳嗽。女孩身高1.6米,人很消瘦,她說咳嗽了三個多月,總覺得喉嚨癢,有痰粘在喉嚨,上不去也下不來。呼吸科看過兩次,查不出有什么問題,才來耳鼻喉科。
陳志凌檢查后,看她沒有鼻炎、鼻竇炎,不是后鼻滴漏。根據癥狀,他考慮是胃食管反流,建議女孩做個胃鏡查查看。
女孩媽媽一聽做胃鏡,嗓門突然大起來,說“我們孩子這么小年紀,怎么會是胃不好?她平時沒有胃痛、反胃酸,沒有必要做胃鏡。”
雙方僵持在那里。這時,女孩提出來,“既然來了做一個吧”。她去消化內科做了胃鏡,結果顯示是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已經比較嚴重了。
陳志凌問女孩,平時飲食怎么樣?女孩說自己飯量不大,正餐吃得少,但愛吃零食,比如薯片等膨化食品;愛喝可樂、酸奶;隔一兩天喝次可樂;酸奶每天吃,一天兩三罐。
“來我們這里看咳嗽的,都是‘樓上’、‘樓下’兩個問題。‘樓上’是指因為鼻子引起的,主要因為鼻炎、鼻竇炎引起后鼻滴漏,從而導致咳嗽;‘樓下’就是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很多人能理解鼻子不好會導致咳嗽,但不能理解胃不好也會咳嗽。”陳志凌說,醫學上對胃食管反流有診斷標準,通過反流癥狀指數量表來評估。診斷指數主要有聲音嘶啞或發音障礙,持續清嗓,痰過多或鼻涕倒流,吞咽食物等有阻感,飯后或者躺下后咳嗽,呼吸不暢,反復咳嗽,胸痛、胃痛等等。如果這些癥狀的指數加起來超過13分,初步診斷為胃食管反流。
他說,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咳嗽,癥狀往往為喉嚨癢、干痛,有痰或異物感,痰咳不出來。嚴重的胸骨后有灼燒感、疼痛,更嚴重的是胃痛、反胃酸。
昨天采訪時,門診來了一位69歲的大媽,來看喉嚨。她說喉嚨有痰,每天睡到凌晨一兩點,都要起床去吐。咳嗽也經常有,咳咳停停,不是很厲害。她還伴有頭痛,懷疑是鼻竇炎引起頭痛,過來查。
檢查發現并沒有鼻竇炎,陳志凌醫生問大媽“有胃炎嗎”?大媽說,三年前做過胃鏡有淺表性胃炎和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平時偶爾會反胃酸,吃了番薯、土豆后比較明顯。陳志凌說,如果有胃炎、胃糜爛、胃潰瘍,或者體檢出來幽門螺桿菌陽性等,胃黏膜受到刺激后容易分泌過多胃酸,酸性反流物刺激食管,從而引起咳嗽反復發生。
對于胃食管反流的患者,他建議飲食上注意:
1.吃雞鴨魚肉沒問題;
2.要少吃水果,可以一天吃半個蘋果或一根香蕉。草莓、獼猴桃、橘子、柚子等水果都比較容易引起反流;
3.番薯、土豆、年糕、湯圓、巧克力、油條等少吃;
4.薯片等油炸零食少吃;
5.少喝碳酸飲料、酸奶和咖啡。(都市快報)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