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藥復合制劑因為成分配方的特殊性,屢遭質疑。近日一則題為“甘草片成了違禁品 華人被判五年不準入境”的新聞報道,讓復方甘草片成為打靶對象,隨即打假名人方舟子的一篇陳年舊博文也被網友冠以“方舟子曝復方甘草片含鴉片及導致陽痿等疾病”的標題,在網絡上廣泛傳播。復方甘草片何以成為美國的違禁品?復方甘草片還能吃嗎?中西藥復合制劑為何又出問題?帶著消費者們的諸多疑問,我們來看看專家如何解答。
含阿片粉成分經國家批準
據美國媒體報道,事件起因是浙江的吳先生和12歲的女兒,日前受托幫助在美國的俞女士捎帶16瓶復方甘草片入境,但被美國海關攔截,在海關郵寄的fda檢驗報告顯示,復方甘草片里含有古柯堿(可卡因),屬于違禁品。
復方甘草片為中西藥復合制劑,其中確含阿片粉成分,廣州白云自愿戒毒醫院副院長鄧雪峰介紹,阿片粉主要含有的活性成分是嗎啡類生物堿,比如嗎啡、可待因等。阿片粉能夠抑制咳嗽反射中樞,但復方甘草片中的阿片粉是藥物成分,含量很低,符合我國藥監局的有關標準。
長期大量服用含阿片的復方甘草片會上癮,這一點在復方甘草片的說明書中也有提到。“但在臨床中我們沒遇到過,不過喝止咳水上癮的病例倒不少”,鄧雪峰表示說,一方面復方甘草片中的阿片含量很低,咳嗽患者在醫生指導下用藥相對安全,另一方面喝其他止咳水上癮者都是非醫療需求,也就是將其當新型毒品去吃。其實,一些治療感冒的西藥含有偽麻黃堿,也可提煉成毒品。是藥三分毒,用藥安全與否,重點在藥量、使用方法上的控制。因此,在開處方時,醫生多建議復方甘草片不宜連續使用超過7日,等到咳嗽的癥狀減輕,即可停藥。
甘草被指也有毒
對復方甘草片的爭議不止在所含的阿片,長期反對中醫的方舟子將炮口對準了其中的中藥成分甘草。他援引《中國現代醫學雜志》、《中國內科實用雜志》等國內外文獻資料稱,甘草的主要成分是甘草酸(甘草酸的鉀鹽和鈣鹽俗稱甘草甜素,是甘草的甜味成分),它具有和人體腎上腺皮質產生的激素醛固酮相似的作用,因此長期或大劑量服用甘草可引起“假性醛固酮增多癥”:由于尿量減少、體內水分儲存量增加,導致水腫;身體積存過量的鈉引起高血壓;血鉀流失過多引起低血鉀癥,導致心律失常,肌肉無力。有臨床報道,甘草能降低男子血液中睪酮的含量,導致陽痿、睪丸和陰莖萎縮。
根據實驗和臨床的證據,為避免出現不良反應,甘草甜素(甘草酸的鉀鹽和鈣鹽)的可接受量為每日每公斤體重0.015~0.229毫克。另一項研究認為甘草酸的可接受量為每日每公斤體重0.2毫克。不過有反對復方甘草片有害論者反駁方舟子所言,指出2005年,國際糧農組織和世界健康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席專家委員會公布對一些食品添加劑的評估結果,對于甘草的“主要成分”甘草酸表示,現有資料表明,每日攝取100毫克甘草酸對絕大多數成人來說,不太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復方甘草片被收錄我國藥典
實際上,復方甘草片用于臨床已有多年,國家中藥現代化工程技術中心主任陶德勝表示,中西藥復方制劑原本是要提高療效,減少不良反應,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實際上,這類以中藥成分為主,輔以適量西藥成分的組方的確在治療不少疾病方面,發揮了不錯的療效。國家藥典委執行委員周超凡則表示,這類藥凡是上了藥典的,應該都很規范。翻看我國藥典,復方甘草片被記錄其中。
中藥學對甘草使用的禁忌癥是早已明確的。規定:濕盛中阻、胸腹脹滿、嘔吐及水腫者忌用;腎病、高血壓、糖尿病、精神病、低血鉀、突發性心力衰竭者不宜用。孕婦慎用。兒童由醫生酌情酌量使用。對甘草的不良反應記載為:長期較大劑量服用生甘草可引起假醛固酮增多癥,癥見乏力、四肢麻木、不能站立行走、頭痛、胸悶、血壓升高、水腫、腹脹、尿多、口干、血鉀降低,嚴重者可見軟癱、腎衰竭、心律失常、呼吸困難,尚有惡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反應,以及內分泌功能紊亂、性欲減退、嗜睡、過敏反應等,且提示不宜大量久服,不宜與海藻、大戟、芫花、甘遂同用。有專家表示,關于甘草的品種來源、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及其毒性,在《中藥大辭典》等許多著作中均有詳細記載,不是某些學者的新發現,不宜過分恐懼,重要的是應強調科學、合理使用。
動物成分中藥也屬違禁品
將中藥和西藥合在一起制成藥是中國獨有的藥品品種,中國醫保商會綜合部主任許銘向記者介紹,歐洲是不允許含西藥成分的中藥進入市場的,中藥只能是植物提取成分,含礦物質、動物成分都不行,香港的標準也是參照歐盟。不過美國對此類藥并不排斥,一些國內常見的中西藥復合制劑都經過美國藥監局審批拿到藥號,比如銀翹片、正骨水等,拿到藥號意味著可以以藥品身份在市場合法流通,不過許銘表示消費對象都是華人,洋人對中西藥復合制劑不太了解。而且藥品申請,是按照化藥去做,以化藥為主要成分分析。
陶德勝介紹,按照美國海關的有關規定,美國允許帶入境的藥品應經過美國藥監局(fda)驗證鑒定,如果作為自用的少量藥品,入關時申報即可,畢竟在美國的華人很多,他們對中藥的需求也很大。在上述復方甘草片案件中,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cbp)表示,國外生產的藥品并非全部經過fda驗證鑒定,如旅客需服用,其所帶藥物僅限于旅途用。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任何有動物成分的中藥,如虎骨酒、熊膽粉、燕窩、牛黃解毒丸等,在美國海關規定中都不屬于藥品,而會被歸入“生物制品”范圍,含有動物成分的任何物質(包括中藥)都必須由美國農業部或疾控中心批準。
在歐美等國,目前中成藥依舊不被認可,美國海關更將其列為禁止攜帶物品,因為西方醫學認為中成藥成分復雜,通常無法核實有效的具體成分。在實操中,美國海關人員通常會沒收及銷毀發現的中藥。除非旅客持有的藥品數目有限,而且附帶合法醫生的相關處方。中國人攜帶中藥出國自用或給親戚的情況非常普遍,而許多人通常不習慣為中成藥報關,那就要小心了。
鏈接
可能含有違禁成分的常見中藥
麻黃堿類:復方川貝止咳糖漿、急支糖漿、追風膏、大活絡丸、鼻炎片、柴連口服液等。
嗎啡類:腸胃寧、咳喘寧、小兒止瀉靈等。
士的寧類:跌打萬花油、風濕關節炎片、頸腰康膠囊、腰痛寧膠囊、骨刺膠囊等。
南方日報記者 李劼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