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晚上8點多,杭州市中醫院急診科的一張搶救病床上,躺著一個30歲男子。他全身發紅,身上、臉上是大片的疹子,含含糊糊地告訴醫生,“全身發冷,胸悶,眼睛看不見東西了。”
醫生為他檢測了生命體征,心率達到每分鐘120次,血壓降到80/40mmhg。
病床邊守著一個中年男子,捂著臉失聲痛哭起來,“醫生,快搶救我的朋友,他要是有個三長兩短,我交待不了。”
患者姓丁。那天傍晚,他約朋友到家里吃晚飯,喝小酒。朋友給他帶了一道北方老家名菜“飛黃騰達”。
“我有一次跟小丁說,我們老家有一道用蝗蟲也就是螞蚱做的菜,我們那兒餐館給它取了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飛黃騰達’。”守在病床邊的朋友說,小丁聽后惦記上了,希望他從老家回來時帶點嘗嘗鮮。于是這次他回來時,打包了一份炸好的蝗蟲回杭州。
傍晚時,兩個男人炒了幾個菜,開了一瓶白酒。他們將打包來的蝗蟲入油鍋又炸了一次,然后加入干海椒、花椒、孜然等調料。出鍋后,朋友先拿起一只蝗蟲嘗了嘗,很脆很香。一旁的丁先生也連忙用筷子夾起一只往嘴里送。一只下肚,丁先生滿臉笑容,說味道贊的。可第二只才吃了一大半,他的臉一下子紅了,指指嘴巴說,舌頭怎么這么麻。
等丁先生將第二只蝗蟲吃掉,他的呼吸突然越來越急促,手腳也不聽使喚。
朋友連忙打了120,送進了醫院。
接診的是杭州市中醫院急診科王瑞明主治醫師。他說,患者因為食用蝗蟲引起了過敏反應。蝗蟲屬于異體蛋白,如果個體敏感,可能導致患者嚴重的過敏性休克。
王瑞明醫師趕緊給患者進行大量補液及抗過敏治療,并進行洗胃。緊急搶救了三個小時后,丁先生血壓和呼吸才逐漸恢復正常。
“對青霉素、花粉、灰塵等過敏,我們知道得比較多,但有的人對螞蚱一類的昆蟲也過敏,癥狀多表現為全身發癢、惡心嘔吐,嚴重時也能導致休克,甚至死亡。”
王瑞明醫師提醒,對于許多沒吃過的外地美食,許多人喜歡嘗鮮,像蟬、蠶蛹等都含有甲殼質,屬于異體蛋白,有的人吃了會引起過敏反應。如果吃了以前沒吃過的東西后出現不適,特別是在進食后兩小時內出現頭暈、肢體麻木、血壓下降、呼吸急促等反應,要立即去醫院。特別是發生食物過敏性休克,首先要撥打急救電話。同時做好現場急救:讓病人平躺,保證腦供血充足,擺放合適的體位保證其呼吸暢通。
來源:騰訊新聞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