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李克強總理所作政府工作報告中,民生再次成為關鍵詞。2014年,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民生圖景將與改革圖景相互交織,百姓生活將在改革紅利的不斷釋放中改變。報告中,今年向困難群體傾斜的多項政策措施引人注目。一些代表委員審議、討論報告時表示,這些硬指標,為困難群體建機制、補短板、兜底線,彰顯了“讓全體人民過上好日子”的總體指向。
食品安全堅決治理餐桌上的污染
原文:建立從生產加工到流通消費的全程監管機制、社會共治制度和可追溯體系,健全從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層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制。嚴守法規和標準,用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堅決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實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解讀:全國人大代表傅企平:近些年,國家已越來越認識到食品安全的嚴峻形勢,認識到需要構建機制,利用法律手段保障食品安全,這三個“最嚴”彰顯了食品安全監管的決心,建議提高食品安全違法的處罰力度。
住房建成保障房480萬套
原文:要更大規模加快棚戶區改造,決不能一邊高樓林立,一邊棚戶連片。年內基本建成保障房480萬套,讓翹首以盼的住房困難群眾早日遷入新居。
解讀:全國人大代表何健:過去幾年,房價的持續高漲引起廣大群眾的不滿,尤其對城市中低收入者的心態產生較大沖擊。政府部門不能直接干預市場,但是加大保障房建設和棚戶區改造卻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既可增加房源供給,促進住房市場結構合理化,又可平衡中低收入人群心態,維護社會公平。
教育貧困農村大學生再增一成
原文:貧困地區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人數要再增長10%以上,使更多農家子弟有升學機會。
解讀:全國政協委員王康:這兩年社會上有一種說法,叫“寒門難出貴子”,針對的就是名牌高校里來自農村的生源減少的現象。教育公平的背后,關聯的是機會公平、社會公平;努力實現教育均衡化,是每一級政府不可推卸的責任。政府工作報告不僅提出了教育均衡化的努力方向,還設定了一個10%的硬杠杠,體現了努力實現教育均衡發展的決心。
就業“零就業”家庭至少一人就業
原文:2014年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與去年的目標相比,這個數字凈增了100萬人。
來源:北京晨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