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水果越來越受到市民歡迎,新西蘭獼猴桃、澳大利亞柑橘、越南火龍果、巴西香蕉……銷量都非常不錯。不過,昂貴的進口水果背后其實隱藏著國產水果偽裝的秘密。
大超市獼猴桃披上“進口”馬甲
說到國產水果假冒進口水果的事情,網友“甲子摩*”深有體會。2月2日,她在鐵西區大潤發超市購買了一盒“進口獼猴桃”,盒子上都是外國文字,里面獼猴桃上也貼有外文標識。結果品嘗后才發現和以前吃的進口獼猴桃相比,一點都不甜。網友“甲子摩*”不敢相信,大超市竟然也敢賣假冒貨。
昨天,記者走訪了一些大型超市時發現,進口水果都有專門的銷售柜臺,這里面的水果大多是分裝在塑料的小包裝盒子里,然后用保鮮膜包上,每個品種旁邊標明產地,只是在水果上貼有進口水果標簽。而記者在詢問超市中的市民怎么分辨進口水果時,大多數人表示,一是看品種,國產水果多是西瓜、橙子、柚子等常見水果,長相不同的多是進口水果;二是看標簽,標簽上標明外文的就是國外貨。但問到這兩招是否可靠時,無一人篤定。
部分進口水果與國產水果同品種
“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了,進口水果在國內并不稀奇。”新民市一家果農介紹,一方面,一些進口水果與國產水果相似,只是產地不同而已,例如江西、四川產柑橘,澳大利亞柑橘也有;菲律賓有香蕉,海南也有;美國產紅提,大連也產;另一方面,國內引進進口水果品種種植頗為普遍,南方不少地方早就引進了進口品種,就連處于北方的沈陽也在種植,他們棚內就有香蕉、芒果等,蘇家屯地區還有種植火龍果、蓮霧的。
一位種植戶介紹,其實進口水果并沒有什么神秘,在國內如果通過大棚、加溫等技術,模擬國外的生長環境,再引進進口水果的種苗,就可以結出進口水果的品種。“只不過價格會相差很多。”該種植戶表示。
水果市場附近賣進口標簽0.1分/貼
“盡管都可以種植,但價錢上差多了。”沈陽八家子水果批發市場水果批發商李先生介紹,因為少了運費,所以進口水果和國產水果價格差的很多,這也是拿國產水果冒充進口水果的原因。
來源:沈陽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