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浙江省級水產種苗項目“虎斑烏賊的生殖調控和苗種繁育技術開發”和省公益技術研究農業項目“擬目烏賊的生殖調控和苗種繁育技術研究”項目,日前通過舟山海洋與漁業局、浙江海洋學院組織專家組驗收,我省海水養殖又添新的養殖種類。
烏賊(俗稱墨魚)市場價格不菲,其肉厚而鮮美,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都較高,但由于近年來過度捕撈,自然資源明顯衰減。
2011年,吳常文領導的團隊開展擬目烏賊、虎斑烏賊的生殖調控和苗種繁育技術開發,開展了擬目烏賊、虎斑烏賊的繁殖生物學、野生烏賊馴養和親體生殖調控、受精卵采集、孵化和苗種培育及飼料需求等研究。
經過兩年攻關,該團隊利用野生烏賊親體成功孵化出了可人工養殖的擬目烏賊、虎斑烏賊幼體,孵化率達到90%以上,苗種成活率在60%以上,兩個種類均具有生長快、殘食低、成活率高、養殖周期短、適合規模化養殖等特點。研究期間項目組累計培育虎斑烏賊、擬目烏賊受精卵6.4萬余粒,共培育胴長1厘米的虎斑烏賊、擬目烏賊幼體5.7萬余尾,胴長3厘米以上的虎斑烏賊、擬目烏賊苗種共3.3萬余尾。目前除研究基地外,還在福建寧德等地推廣養殖,兩種烏賊的生長速度極快,4至5個月均可長到500克以上,溫度高的海域還可長得更快,大大縮短了上市時間。
來源:浙江在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