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2014年“幸福家園?綠色金秀-全國志愿者生態扶貧植樹交流活動”公益活動在金秀瑤族自治縣長垌鄉滴水村田盤屯舉行啟動儀式,項目將惠及更多貧困農戶,幫助山內林農脫貧致富。
金秀作為重點生態公益林管護縣,面臨著“有樹不能砍,有地不能懇”“端著金飯碗討飯吃”的尷尬境地。為了尋求和倡導既能保護生態環境又能引導林農脫貧致富的項目,2011年,在中國綠化基金會的積極倡導下,通過自治區林業廳的支持,2012年“幸福家園——西部綠化行動”生態扶貧項目落戶金秀,成為繼甘肅省定西地區通渭縣后的第二個項目縣。
該項目在金秀規劃造林的樹種為石崖茶,造林株數為60萬株,造林面積為2400畝,分三年實施。兩年來,已惠及金秀4個鄉鎮1478人,完成的植苗株數為42.2萬株、造林面積為1629.88畝。
金秀瑤族自治縣林業局局長李小健介紹說,該項目扶持每戶貧困家庭種植石崖茶4畝,栽植后第四年,平均每畝采鮮茶500-750公斤,按鮮茶平均收購價10元/公斤計算,每年可實現毛利收入2-3萬元,可以基本擺脫貧困,逐步走上致富道路。
據悉,從2012年開始,該縣把茶葉產業作為八大產業之一進行重點打造,制定了《金秀瑤族自治縣發展原生野生茶(含石崖茶)種植規劃(2013-2015)》,全縣茶葉種植面積達到6萬畝以上,使全縣山內6.8萬多林農人均達1畝以上,既保護了生態環境,又增加了林農收入。2013年,該縣完成種植石崖茶3000畝。
來源:來賓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