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衛計委辦公廳公布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裝飲用水》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考慮到‘礦物質水’名稱容易使消費者誤認為該產品具有補充礦物質的營養功能,因此不得再使用‘飲用礦物質水’名稱”。
消息一出,消費者嘩然:“一直都被騙了”。那么,目前市場上份額較大的康師傅、冰露等品牌的礦物質水將面臨被迫更名。
業內人士分析,最終可能會引發飲用水市場份額的重新劃分,市場格局或將被重新洗牌。
營養專家孫樹俠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飲料通則)》中明確定義,飲用礦物質水是以飲用水為水源,采用適當的方法,加入一定量的礦物質而制成的產品;礦泉水則是采用地下深處自然涌出或采集而來的、未受污染的、含有一定量的礦物鹽、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氣體的地下礦水。通俗地說,礦泉水是“生來具有”礦物質元素的飲用水;而礦物質水所含的礦物質則是“后天制造”,由食品添加劑而來。
“如果征求意見稿一旦獲批,康師傅、冰露、屈臣氏等品牌的瓶裝水一定會受到影響,首當其沖的便是龍頭企業康師傅。”食品飲料行業營銷戰略專家徐雄俊介紹。
按照征求意見稿的規定,企業不能再使用“礦物質水”這一名稱,如果添加劑只是為了調節口味,還必須要在瓶子上予以明顯說明。“隨著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重視,名稱的改變會引起消費者對添加劑安全性的疑慮,企業也會因此失去可信度”,徐雄俊分析道。以去年鬧得沸沸揚揚的農夫山泉執行地方標準為例,只因一家媒體質疑產品標準,農夫山泉便出現大量滯銷,損失超過6000萬元。
ac尼爾森數據則顯示,截至2012年,中國包裝飲用水排名依次為康師傅22.6%、農夫山泉21.8%、華潤怡寶8.5%、可口可樂7.9%。“如果康師傅和可口可樂的飲用水產品出現調整,會給其他緊隨其后的非礦物質水生產企業機會。”
來源:食品產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