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家住市南路的羅女士向本報反映,她在菜場買了兩斤螃蟹,拿回家里用秤一稱,卻發現短斤少兩。當羅女士找到攤主,并與之理論時,攤主不但不承認,反而質問羅女士。對此,羅女士非常氣憤。
羅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兒子喜歡吃蝦、螃蟹、剝皮魚等海產品,她經常到市場采購這些經過冷凍的海鮮。“平時都是買回家放在水里化凍后立即烹飪,沒覺得有什么問題。”而這次她在新路口農貿市場購買了兩只活的螃蟹,1.06公斤,共花了57元。回家后,她隨手將螃蟹連包裝袋一起放在盆子里,等她準備做飯時,她將綁螃蟹的繩子解下來,放在電子秤上一看,繩子重0.35公斤,“價值”19元。買螃蟹的57元里,繩子的價格占了三分之一。
針對羅女士反映的現象,記者走訪了筑城三家農貿市場,幾乎所有海蟹都用粗繩綁著,且大多濕濕的。在某攤點,女老板表示,購買螃蟹都是帶著繩子稱重的。記者在一家水產店提出要去掉繩子稱重時,被老板拒絕。老板說,取掉繩子賣螃蟹,以前還沒有過。“因為批發的時候就是捆著繩子賣的,你讓我把繩子取了,我也不知道該賣多少錢合適。”
記者了解到,“粗繩綁蟹”早已成為水產市場的一條“行規”,與之相同的還有各類冷凍食品。記者在農貿市場看到無論是凍蝦還是凍帶魚,這些冷凍食品都裹著一層厚厚的“外套”,商家表示,銷售冷凍食品時不會除去冰塊,消費者需要連冰塊一起買。
對于消費者被“潛規則”的情況,貴陽市消費者協會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過去也接到過類似的投訴,但目前國家相關法規并沒有對冷凍水產品水分含量進行限制,也就無法標注除去水分后的“凈重”,現在只能依靠一些大廠家的品牌來保證質量。
同時,該工作人員提醒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消費者有知情權,商家在銷售冷凍食品和海鮮時,應該明確告知消費者冰塊含量和草繩重量,消費者如遇短斤少兩,可撥打消費投訴電話12315或是向市場內的工商部門投訴
來源:貴陽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