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隨著我國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開始逐漸重視業余生活。觀賞魚順勢而起,但是您能想到觀賞魚產業與服裝加工產業有哪些關系嗎?下面就為您揭曉謎底。
報道稱,全國最大的服裝生產基地平湖,其服裝箱包邊角料終于有了可靠穩定的去處。記者昨天從平湖市環保局獲悉,該市服裝箱包邊角料環境污染整治項目已順利通過嘉興市生態辦的驗收,目前已有492家服裝箱包企業簽約,每年可處理服裝箱包邊角料5000噸。
“全球百件衣,平湖有其一。”作為國內最大的服裝生產基地,平湖市目前擁有2000多家服裝企業以及數百家箱包企業。據介紹,平湖市一天產生的服裝、箱包邊角料可達50噸之多,這些邊角料不是被隨意傾倒掉,就是被肆意焚燒,缺乏合理的利用渠道。
2003年,在平湖市政府牽頭下,當地水產養殖企業耗資300萬元與高校合作研發了國內第一臺邊角料焚燒處置專用爐,承擔該市服裝箱包邊角料的收集和集中焚燒處置工作,采取“企業化管理、社會化服務、市場化運作”的模式,即公司與服裝箱包企業簽訂處置協議—實行上門收集—集中統一處置。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與公司簽約,平湖市擅自焚燒邊角料現象呈現減少趨勢,2009年服裝箱包邊角料的信訪投訴為51件,比2008年減少了28件,邊角料環境污染問題得到控制。據介紹,該市應簽約處置協議的服裝箱包企業有578家,目前已簽約492家,簽約率達85.1%。
記者了解到,事實上平湖市藍天固廢處置有限公司的投資者浙江億達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不僅是這些服裝箱包邊角料的處理者,也是受益者。億達實業擁有平湖最大的觀賞魚生產基地,養殖觀賞魚所需要的熱量正是來自焚燒服裝箱包邊角料,實現了既解決固廢又降低養殖成本的雙贏效果。
在此過程中平湖市政府給予了大力推動。自2008年以來,根據《嘉興市“811”環境保護新三年行動實施意見》,該市先后出臺了《平湖市服裝箱包邊角料環境污染整治方案》、《平湖市防治服裝箱包邊角料污染環境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政策,并下發了《平湖市服裝箱包邊角料集中焚燒處置實施辦法的通知》,規范邊角料的分類收集、集中處置行為。
來源:中國水產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