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小學生肥胖問題越來越多,于是其飲食也成為社會的關注點。今天上午,北京市衛計委和北京市教委聯合啟動北京市平衡膳食校園健康促進行動,并正式發布《北京市中小學生健康膳食指引》。
相關調查顯示本市中小學生膳食結構不合理——谷薯類、蔬菜水果類、奶類攝入量不足,而油脂、鹽等攝入量過多。與生活方式相關的慢性病,包括糖尿病、血脂異常和代謝綜合征等均呈上升趨勢;鈣、維生素a、維生素d等微量營養素缺乏情況普遍存在。專家表示,如果不加強干預,中小學生將會成為慢性病發生的潛在人群。
據悉,《北京市中小學生健康膳食指引》既包括北京市中小學生健康膳食原則,也對中小學生每日攝入的食物做了量的要求,還對中小學生每日攝入的食物種類提出了質的要求。此外,《指引》還為不同健康狀況下學生進行膳食指導、對家長和學校餐飲管理者提出了建議。
相關部門表示,各中小學校要按照行動和《指引》要求,提供健康膳食的校園環境支持;學生營養餐供餐企業要按照《指引》標準,制作符合營養要求的學生營養餐。專家同時建議家長也要積極參與行動,幫助孩子共同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學校要建立營養師隊伍。中小學生更要關注自身營養健康,營養膳食從自己做起。
來源:食品產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